今日凉山 今日西昌 今日德昌 今日会理 今日会东 今日宁南 今日普格 今日布拖 今日金阳 今日昭觉 今日喜德 今日冕宁 今日越西 今日甘洛 今日美姑 今日雷波 今日盐源 今日木里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今日凉山 > 正文

陈盛 餐饮神话仙客来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9-08-28 07:43   https://www.yybnet.net/

仙客来的院子里,陈盛依旧把花草和假山打整得生机勃勃。 现在的仙客来已经没有了往日客似云来的热闹景象。

13岁学厨,曾在中国驻日本法国的领事馆担任厨师

陈盛

餐饮神话仙客来

餐饮神话

仙客来

文/本报记者李晓超图/本报记者钟玉成

仙客来的诞生恰逢美好的时机,掌柜陈盛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这个时机,于是,他成为西昌餐饮界的领军人物,几乎创造了一个神话。在“万元户”刚刚冒尖的时候,仙客来已经为掌柜攒下了百万家业,被人们称为西昌最傲娇的酒楼,一度风生水起。它能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80年代:

梨园巷的一代名店崛起

最初的仙客来,并不是一家酒楼,而是准备用来加工食品的一排平房,当时的梨园巷,也还只是个不毛之地,算是西昌城的郊区,人迹罕至,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除了陈盛夫妇的一排平房,远近没有一户人家。唯一与他们为伴的,只有繁花似锦的十亩梨花。于是,这里后来被叫作梨园巷。

陈盛在当时,已是资历丰厚的老厨师。13岁学厨,师承大名鼎鼎的全国十大名厨之一曾国华。先后在70、80年代很火的西昌餐厅、五一食堂、北方食堂等厨房工作,也曾越洋到中国驻日本、法国的领事馆担任厨师。

回到西昌后,陈盛想安定下来,不再东奔西跑。夫妻二人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加工厂是计划中的事。但加工厂用不了那么多平房,房屋闲置着可惜了,于是陈盛夫妻便有了操起老本行的打算。

1989年,两层楼的酒店就这样拔地而起。陈盛夫妇为之取名“仙客来”,寓意顾客至上、客似云来。

酒店的装修是典型的中式复古风格,陈盛请了专人设计,期间,他也自己提出加入一些日式元素,12个宽敞独立包间里,一张大圆桌能坐十多个人,从窗帘到桌布再到碗筷,都体现出一丝一缕的小资情怀,4个靠窗包间还带有精致的小露台。

总的来说,就是看起来很高级。

陈盛的运气不错,不,应该说是仙客来的运气很好,起码在时机上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第一是改革开放的大门已打开,敢于下海的人不多,特别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大凉山,物以稀为贵,仙客来如此大手笔的打造对食客来说算是很有诚意了;其次,陈盛的厨艺功底了得,川鲁粤淮扬点谁是谁,在当时已经享有盛誉,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难题,最重要的一点是,90年代初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第一批“万元户”,人们开始有了生活上更高的追求,“小资”的新鲜感陶醉了当时的食客。

仙客来在热闹的剪彩之后,并没有马上大噪起来。毕竟地段管在那里,偏僻的小角落里,一家昂贵的酒楼,并不是谁都会特地前去光顾。

当然,当时也没有今天的各种营销手段,陈盛唯一的办法,就是人际口碑。开业头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每天在请三朋四友免费试吃。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仙客来很快成了人们口中一个颇有分量的话题,它也迎来了最辉煌最风光的一段历史。

90年代:

仙客来唱起餐饮界独角戏

当时,凡有点身份的商贾政客、贵族名流,请客吃饭必到仙客来,包括政府企业接待贵宾,唯一地点也是仙客来。仙客来,成了身份地位面子的代名词。一时间美名远播,很多客人只能预订等候,最忙的时候,订单排到一个月后。

当然,仙客来能够在餐饮界一跃而起,并不是只靠一点装修或者噱头,这里面是整个后厨天衣无缝的相互配合,以及厨师对每一位食客的尊重。

到仙客来订餐,从来不需要点菜,只需报上人数,以及客人是哪里人就可以了。厨师们会根据订餐的规格,做出让客人满意的菜式。

厨房里,除了陈盛,还有他的儿子,和几个学徒。每天早上8点,厨师们吃了早点进厨房,之后便要忙到晚上10点才能出厨房。中间,几乎忙得连饭都吃不上。

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仙客来也未必过于傲娇了一些。

由于订单太满,仙客来从不接待散客。临时想来

点两个小菜来点小酒的顾客,掌柜的会很客气地拒绝:对不起,没位置。而且对于一顿饭几百块钱的开销,一般人肯定是望尘莫及的。说到几百块,这概念还很模糊,这中间需要一个对比。

当时公务员每个月的工资在几十块钱左右,土鸡也就八九毛钱一斤,仙客来的一盘钵钵鸡卖到十几块钱一份,坛坛肉27元一份,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公务员要在仙客来请一桌客人,要花去近一年的工资。

这也让更多的人记住了仙客来。

1994年,仙客来新建了住宿楼,变成了一楼吃饭,二楼三楼四楼为住宿,五楼是当时很流行的夜总会。仙客来正式进入吃住玩“一条龙”服务的多元化酒楼。

而1989年到1999年十年时间,仙客来周边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个个小区修建起来了,住户也越来越多,马路修到了门口,街道商铺应有尽有,唯一不变的是,仙客来的风生水起、红红火火,它在西昌餐饮界独占鳌头,霸主地位无人能敌,它独享着这份傲娇的荣耀。掌柜的也因此赚了个金满钵。

2000年之后:

仙客来的光环渐渐褪色

仙客来的深入人心,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看得出来。问路也好、打车也罢,说某某小区,别人可能不知道,但只要一说仙客来,大家就会马上明白。

仙客来已经成了一个地标性的建筑,在西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与此同时,时间跨到了2000年。

随着西昌在二十世纪末进一步改革开放,这样的城市结构为形形色色的美食种类提供了大量容身之处。许多街边饭店应运而生,中西夹杂,业态层出不穷,一时间,无数具有区域特点的餐饮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2004年,仙客来生意开始滑坡,昔日门庭若市的景象渐渐褪色。

对于仙客来正在经历的变化,陈盛再清楚不过。一种困惑的情绪在仙客来弥漫开来。陈盛,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刚开始,每天的生意还是满座,但是订单却越来越少。

到了2006年,就连日常的客人也越来越少。但陈盛并未死心,更没有顺应时代去改变,他坚信,食客只是暂时性地去尝试新鲜的东西,最终,还是会回到仙客来。

到了2012年,店里几乎没有生意了。此时的陈盛才读懂,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传统餐饮企业带来了怎样的冲击。

敞开了20多年的厨房大门,正式关闭。

2017年,仙客来尝试着开了一段时间的火锅,但最后还是无疾而终。这是仙客来最后的挣扎,也是仙客来告别这个时代的最后一击。

凉山美食协会会长的廖毅曾经也是仙客来的常客。“可以说仙客来是西昌餐饮界的一个神话,老板陈盛是推动餐饮发展的一个传奇人物。”

每一个年代里,都有那么几件标志性的东西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仙客来虽然只是一个民营酒楼,但它至今能够让人叫出它的名字,记得住它的名字,就证明它曾经确实活在了大家的心里。

新闻推荐

徒步锻炼 这其实是门技术活儿

徒步锻炼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初秋,正是去山间徒步消暑的好时节。如果你是户外新人,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在户外登山、徒...

凉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凉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陈盛 餐饮神话仙客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