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宁南新闻 > 正文

回家真好! 宁南电力农村供电服务纪实

来源:凉山日报 2019-02-13 08:31   https://www.yybnet.net/

回家 真好!

春节临近,忙碌了一年的农民工陆续返乡过年,他们家里恢复用电情况怎么样?那些已经或准备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生产生活用电能否跟得上?1月21日至22日,笔者到宁南县石梨镇走访了解农村供电服务情况。

暖心服务

数九寒天送温暖

地处宁南县高海拔地区的石梨镇,进入数九寒天后,气温持续走低,但对家住砖房村五组的梁国顺来说,这个冬天并不寒冷。

1月21日,笔者跟随国网宁南县供电公司竹寿供电所的邹国付、张明来到梁国顺家中检查安全用电。

“这些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工的房子,多数存在用电隐患。”近年来,砖房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家中长期无人居住,线路、开关、刀闸等设备老化、短路等异常情况时有发生。

“来,快进家里来坐会。”见笔者走进院内,梁国顺热情地招呼着,房子里温暖而明亮,与室外的寒冷形成巨大的反差。

“昨天回来,家里没有电,我看见村头小卖部那里张贴有你们服务的电话,前脚拨了个电话,他们后脚就来给我送上了电。晚上睡觉把电热毯打开,暖和得很。”他20日刚从云南大理州鹤庆县坐车到家。“今年天气冷得很,工地停工放假早,我就提前回来准备过年了。”

“老梁,没得大问题,我帮你换了一个空气开关。”说话间,邹国付他们已经检查完梁国顺家中的线路,正在墙外喊着。

“赶快进屋哦,热和一下,大冷天的你们还跑起来,真是服累了(方言:太麻烦了)!”梁国顺连忙走了出来,他的妻子也从厨房里跑出来招呼:“吃了饭再走嘛,你们一来就检查这样,检查那样的,真不知道怎么感谢哦。”

“饭就不吃咯,还有几家打工回来的得赶紧过去看看。”

返程途中,张明告诉笔者,随着春节临近,农民工陆续返乡,这将是他们近期最忙的一段时间。

电力通道

打通农民致富路

“现在天气干燥,要注意设备安全,加工房如果用电有问题的话,你就给我们打电话,或者小卖部那里有二维码,拿手机扫一扫,群里说。”

1月22日,笔者随着供电所台区经理邹国付来到石梨镇街面艾必华的饲料加工房,将一本安全用电宣传手册送到他手中。

在与笔者交谈中,艾必华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感谢”。他说,打工十多年来跑了很多地方,现在赶上国家政策好,想趁着这个机会回家创业。虽然操心多一些,但毕竟是在家门口。

去年,艾必华发现用来喂牲畜的玉米秸秆、玉米棒经过加工后市场销量很好,便毅然结束了打工生涯,返乡办起了饲料加工房。

“2018年7月加工房建成后,几台一体化加工机的用电是个大问题。供电所听说我的情况后,就主动跟我联系,上门服务,为加工房架设低压线路,安装了降压启动器,帮我解决了大问题。”艾必华激动地说。

“艾老板,最近加工房生意怎么样?”一旁的供电所员工张明关切地问道。

“多亏了你们给我吃了颗‘定心丸’,这不,这个月已经卖出去20多吨了,除去成本,赚了4千多元。剩在库房里的要是全部卖出去,一共能赚千多元,过完年,我计划着再喂几十头猪,反正我在加工饲料,养殖成本更低。”顺着艾必华手指的方向望去,尚未卖出的饲料码放得整整齐齐,养猪场已经在破土动工了。

现在,艾必华的饲料加工房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已然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工返乡致富带头人。

情系农特产品

点燃农户创业梦

宁南县石梨乡的农特产品在当地很有名气,特别是“石梨老白干”以纯粮酿造、好喝不上头,畅销州内外,俨然有“酒乡”之称。近年来,宁南县多措并举,助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很多农民因此走上了发家致富路。

随着春节的到来,白酒进入生产销售的旺季。这几天,竹寿供电所的员工忙碌在粮食收购场、发酵室、烤酒房和农户家中,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用电问题。

“土法酿造在这里推广得很快,采用这种方法酿造的白酒更纯、口感更好。很多酿酒户都尝到了甜头,每年能挣个几万元,经营规模大的,能上十多万元。但是这种方法在粮食温控、蒸馏、出酒环节对电的依赖程度高,只要电压稳定,白酒品质就高。”中共宁南县石梨镇党委书记江海说。

“如果今年白酒行情再持续上涨的话,我想把在龙华富士康打工的儿子也叫回来一起干。”邹富能是宁南县石梨镇的普通农民,原来一家四口人,除去年老的,都在外面打工,他听说酿酒收入好,便强烈要求一同过来看看。

笔者和邹富能夫妇走进附近一座酿酒坊,尽管户外气温已是7摄氏度,但酿酒坊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老表,我原来就给你说,跟到我烤酒卖,你怕亏本。现在怎么样?看见我数票票,心热了吧。”说话间,只见酿酒坊的主人邹富正快步迎了上来。“又来检查用电了呀!欢迎、欢迎,现在正是白酒销售旺季。我的16个发酵池、2个酿酒缸全力开动,每天出酒300多斤。这个月光电费就用了一千多元,要不是你们服务好,有什么问题一个电话立马赶到,电不撤火(方言:电能稳定),不然我才不敢大干哦!”

“只要你想干,想在那里烤酒,我们就给你把电通到哪里。”竹寿供电所负责人张勇拍着邹富能的肩膀说。

“好!有你们给我扎起(方言:支持),我还在外面鬼跑(方言:瞎逛)撒子哦!”看着酿酒缸出来的涓涓细流,邹富能夫妇眼中充满了希望。

(聂明)

新闻推荐

情暖回家路 西安市总工会包租动车专列送556名川籍农民工返乡侧记

本报记者刘强摄1月28日,农历小年。6时30分,在西安港务区全运村建设工地职工宿舍,53岁的四川德阳籍农民工刘应东匆匆洗漱后,就...

宁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宁南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回家真好! 宁南电力农村供电服务纪实)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