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消费市场上,人们根据一个时刻与商品的关系而赋予这个时刻以意义,所以,节日成为了消费者心目中的购物盛典。
随着卖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不仅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舶来节日成了商家的“必争之地”,连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商家也要挖空心思借节促销、“造节”促销。
实体商场“叫板”电子商城
打造“后黄金周”消费市场
电商发展给实体零售业带来了冲击,生意比往年难做,促销活动变得更难吸引到人气,所以,很多商家都选择“主动出击”。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十一黄金周”过后的1至4周内,消费者都会一直处于消费的兴奋状态,只要商家能够抓住这个时机,就能够创下不俗的销售业绩。
10月末,西昌市内的沃尔玛、达达、家佳等超市都在积极“造节”,打出了不同的“促销牌”,诸如店庆、粮油节、购物节等活动纷纷登场。
商家引导“后黄金周”消费,其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手段,能够起到很好的“聚客效应”,而这对于长时间以来一直被电商压得“抬不起头”的实体商场来说,是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商场积极造节
促销活动实现“常态化”
记者通过走访西昌市内各大卖场发现,目前,促销活动正在实现“常态化”,“造势”也已成为商家的日常工作,来吸引和拉拢顾客。
市场进入了薄利多销的时代,消费者就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商品,得到更多实惠,省钱省心。
其实,商家引导消费者“错峰消费”,不光是为了使销量持续增长,也是在引导一种更为合理的消费行为。有时,超市打着“回馈消费者”的招牌纷纷降价促销,部分“零利润”商品也要拿出来“赚人气”。
随着电商打造的“双11”节临近,超市为了抢夺市场,或许还将有更为“惊爆”的促销出现。
本报记者 王亚
新闻推荐
图/本报资料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是每个父母的愿望。于是,众多的父母努力工作,辛苦挣钱,省吃俭用,一点一滴的储蓄,只是希望能够多给孩子一些保障。努力挣钱固然很重要,好好理财更重要。在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