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这几年发展不错,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城市卫生环境建设既彰显民族地区特色,又有与自然、生态、人文紧密结合的时代特征,通过实地检查和评审讨论,本次专家组基本通过西昌‘创卫\’,希望进一步巩固提高‘创卫\’成果,推进卫生城市创建常态化。”这是近日国家爱卫办巡视员于明珠带领的专家组到西昌市实地检查“创卫”工作后给出的结论。
记者从西昌市“创卫办”了解到,西昌从2012年开始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目前已经经过创建城市主体申报、资格审查、暗访督查和专家实地检查等步骤,等待下一步国家爱卫办正式公布‘创卫\’结果和授牌,目前,“创卫”工作进入了巩固提高和常态化推进阶段。
创卫办工作人员张翔介绍说,“西昌自‘创卫\’以来,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卫生环境、绿化美化等各个方面都较以前有了大幅改观。今年6月,国家暗访组到西昌实地暗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包责到人、限时整改的方式,加强重点整治,取得了实效。10月中下旬,国家爱卫办组成的专家组分8个小组对西昌的‘创卫\’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考评,给予了较高评价。”
据悉,四川省参加此次全国卫生城市创建的城市除西昌外,还有德阳市和广元市,竞争十分激烈。目前,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正在等待最后评审公布结果,结果公布后,还将举行国家卫生城市授牌和挂牌仪式。张翔告诉记者,10月24日,专家组离开西昌回京述职,但“创卫”不能因专家的离开而结束,现阶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最主要的是巩固和提高“创卫”成果,提升广大市民的爱卫意识,使“创卫”深入人心,最终实现常态化。只有广大市民的卫生环境意识增强了,自觉积极参与卫生城市的创建和治理,西昌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张林忠
新闻推荐
跑友领取参赛物品。本报记者钟玉成摄泸沽中学学生跑团部分同学合影为赛事加油。本报记者钟玉成摄如何消除比赛前的紧张情绪?有些人参加马拉松比赛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张,主要表现为临近比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