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组织安宁片区学生对边沟进行挖掘灭螺处理。
本报讯 最近这几天,在西昌市的佑君镇四堡村、大兴乡新民村、礼州镇田坝村等田间地角,水沟路边,有一群人在忙碌着,他们一会俯下身翻看泥土细细查看,一会和村民交谈。
“以前下田栽秧打谷,就是往沟沟里面去撮鱼,有可能就整到血吸虫,虫在肚子里越长越大,好多人肚皮大得来和鼓一样哦。现在嘛,硬是要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通过各级政府每年子组织灭螺、打药,大肚子病没有了!”当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考核验收评审组组长邱东川从村民们口中了解到西昌血吸虫病防治取得的成效后,感到很欣慰。通过汇报获悉,截至2015年9月,西昌已连续2年未查见钉螺,连续5年无新发感染的病人和病畜。
新报记者获悉,从10月26日开始,由邱东川率队的四川省考核验收组专家一行,对西昌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
据了解,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昌市32个乡镇有血吸虫病,导致众多村民,以及耕牛等家畜感染得病,并有死亡事件发生。严重影响了广大村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为了消灭害人的血吸虫,近年来,全市紧密结合西昌市开展的新农村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强化人员培训和宣讲,提高目标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促进行为转变,不断提高防治工作能力;每年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村组干部和乡村医生开展查灭螺、查治病工作;对各有螺环境,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灭螺方案。
西昌市按照2015年年底所有乡镇将实现全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的既定工作计划,在2012年3个乡(5个村)达到传播阻断标准;2013年5个乡镇(10个村)达到传播阻断标准;2014年7个乡镇(37个村)达到传播阻断标准;2015年计划17个乡镇(123个村)全部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以良好的工作成效迎接省级考核验收。
多项措施消灭了血吸虫病
曾经的大兴乡,有钉螺面积达到176.26万平方米,历史累计病人2968人,曾属全国血吸虫病重流行乡之一。该乡大力抓好重点项目的实施和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控,切实落实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实效。
佑君镇的血吸虫病传播疫情,通过群防群治,有效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流行。该镇还长期对人群、耕牛的感染对象采取扩大化治疗措施,并且持续加大对水利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净化了水源,从而全面消除了传染源的存在。
礼州镇田坝村围绕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播阻断达标,开展大力度的实施查、灭螺和人畜查、治病以及健康教育各项工作的同时,大面积在有螺区域开展地膜覆盖,高温杀灭钉螺的方式,控制了血吸虫病的发生。
将巩固成果保群众健康
通过听取汇报和实地考核验收,省考核验收组专家邱东川一行对西昌血吸虫防治工作给予肯定,认为全市在血防工作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机构健全,分工明确,工作落实到位,防控措施有力,吸虫病防治工作扎实开展,经费投入有保障,防控措施落实到位,资料保存完整,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西昌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继续重视血防工作,认真总结分析血吸虫防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巩固措施,达到群防群控的目的,为村民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文/图 本报记者李春
新闻推荐
“听说西昌将启用移动公交电子警察,车主在公交站台前后停车,都会被监控拍摄下来,交警核实之后会录入违章系统,最高罚款1000元!"西昌市民周涛近日在朋友圈看到这个消息有些疑惑,不禁问道,这是真的吗?11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