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3岁的熊老太,与老伴带着12岁的小孙子,并肩走在西昌邛海湿地的仿木栈道上,边走边感叹:“变化简直翻天覆地!”1966年,大学毕业的她被分配到西昌工作,当时的感受却是“一刻都不想在这里多待”。
西昌“城市名片”不少:著名的航天城、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州的首府……而近年来,西昌的“母亲湖”邛海的生态保护与湿地恢复,不仅让西昌成为坐拥全国最大城市湿地的城市,更让它又多了一个绿色环保的新形象。
邛海距西昌市中心不到5公里,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能作为饮用水水源的高原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相当于4个西湖。上世纪60年代,因缺乏系统的规划管理,邛海水域面积从34平方公里缩减到不足27平方公里,水质从地表水Ⅱ类降至Ⅲ类,近三分之二的湖滨湿地遭到严重破坏,滩涂和原生湿地植被基本消失。进入上世纪80年代,网箱养鱼和湖滨农家乐的无序发展,使得邛海湿地的生态功能被进一步破坏,水质一度富营养化。
进入新世纪,面对日趋恶化的环境,西昌人终于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一系列举措先后实施:封山育林、恢复植被,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307平方公里;退田还湿、退塘还湿,“人退湿地进”;建设水域重点保护区、严控水上活动;建成两座污水处理厂,截污治污;推行渔业天然养殖,加快水生植物优化配置……
2014年底,总面积达2万亩的邛海生态保护与湿地恢复工程全面完成,邛海湿地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城田相融、城在田中”。
“从前很少看见有人来邛海边健身,现在这里成了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市民王杰告诉记者。
只要在湿地稍稍走上一段,就不难发现和王杰一样前来锻炼健身的本地市民,跳舞、打太极的大爷大妈,走路散步的中年人,还有享受着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的年轻人……镶嵌在青山绿水中的湿地是他们的天然大氧吧,完备的绿道、滨水空间和文化娱乐休闲区则是天然健身房。
环境好了,不仅“近悦”,而且“远来”。1978年就和老伴一起从西昌“逃”到成都的熊老太,最近几年每年冬天都要带孙子回西昌度假。据统计,这座人口仅70余万人的小城,今年春节期间日平均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
据《解放日报》2017年2月3日,文/见习记者雷册渊
更多内容,
请看凉山日报新媒体
凉山阳光
凉山日报微报
新报官方微博
发现生产、流通、消费环节食品(含食品添加剂)安全和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在生产、流通、使用环节违法行为时,请拨打12331举报。
凉山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示
新闻推荐
黑豹乐队、杭盖乐队、声音碎片组合、周云蓬…… 西昌邛海湿地音乐节拉高一个城市的文化档次
黑豹乐队、杭盖乐队、民谣歌手周云蓬、声音碎片组合……毫不夸张地说,今年冬天,在大凉山西昌,人们被一种叫阳光的物质和音乐的精神吻“伤”,毫不知觉并自得其乐,甚至还想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吻伤”...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