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记者在雁江区南津镇刘家村的一家美发店,见到了正在为顾客吹头发的刘任富。他身材略显单薄消瘦,腰板笔直,干起活来手脚灵活,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干净利落。也许你想不到,这个小伙曾经历了一场磨难。工作间隙,不善言辞又腼腆的刘任富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从发病到治愈这十几年的经历。
发病
小伙突患重病成驼背
生活无法自理
1986年,刘任富出生在西昌市凉山州木里县佑佑平村,其家庭并不富裕,母亲先天残疾,父亲年纪较大,还有一个比自己大一岁的姐姐,一家人日子过得平淡无奇。
16岁时,刘任富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接下来的9年间,刘任富的脊柱慢慢变弯,弯度达到150多度,身高也从1米75变成了1米1,最终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治愈
主治医生多方筹钱
成功为其做手术
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却遭此不幸,刘任富背负着极大的压力。所幸,姐姐刘任美对其不离不弃,努力打工挣钱为他筹集医疗费。
2008年,刘任富从电视上看到,有一位医生手术成功治疗了一位泸沽湖的驼背病人,他决定向其求助。
这位医生便是成都某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专攻重度脊柱畸形的截骨矫形手术。刘任富联系上了梁益建医生,简单描述了自己的状况,并拍照发给梁益建。梁益建看后回复他;“能够医治”。就是这句话点燃了刘任富重生的希望之火。
当月,梁益建赶到凉山州与刘任富见面后,考虑到高昂的医疗费,梁益建带着很多刘任富的照片回到成都,开始为其筹钱。在梁益建的多方联系下,有医疗器械厂商提供了价值5万余元的脊柱内固钉等器材,有制鞋厂老板、茶楼老板等伸出援手,共凑集医疗费12万多元。
筹够了治疗费用,梁益建开车到木里县将刘任富接到成都治疗。2011年,梁益建先后为刘任富进行了两次手术,刘任富终于挺直了腰板。
结缘
理发店老板伸援手
对其不离不弃
手术成功后,刘任富用了一年时间进行康复休养。期间,他和姐姐刘任美住在好心人提供的厂房作为宿舍,吃住全包。2012年,刘任美又在好心人的介绍下,在成都双流的一家美发店里当学徒。2013年10月,刘任富到该店当学徒。理发店的老板张林与刘任富同岁,是雁江区南津镇刘家村人,他得知刘任富姐弟的故事后,便对他们格外照顾。
2014年3月,由于各种原因,张林决定回乡发展。回乡之前,张林开车将刘任富姐弟俩送回其老家。当看到刘任富家里的清贫时,张林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资阳后,张林始终放心不下刘任富姐弟俩。
同年5月,张林邀请刘任富到刘家村来,合伙开起了馒头加工厂,将做好的馒头销往周边各乡镇各村落。
2015年9月,张林干起了老本行,在村上开了一家美发店。2016年10月,馒头加工厂关闭后,刘任富又来到张林的美发店帮忙。“他现在还不能算是理发师,男士头可以剪,但女士头还不行,还得去专业学校的速成班学习。”张林说,小店经营收入有限,虽然很想帮刘任富,但自己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除了给其提供吃住,每月只能给他1000余元的工资。”
感恩
渴望留在资阳
用行动回报好心人
在刘家村,大多数人都认识刘任富,认为他是一个坚强、乐观、踏实的小伙子。对于刘任富而言,他更是渴望留在资阳发展。
目前,除了学费,他还需要准备四五万元的手术费,取掉体内的内固钉,这样他才能自由地转背。刘任富表示,他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庆幸一路以来,四面八方的好心人向他伸出援手,助他渡过难关,重获新生。他会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好的生活。
如今,梁益建依然时常通过电话、短信关心着他,嘱咐他一定要注意身体,保证充足的营养,同时告诉他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张林表示,“资阳是我的第二故乡,希望能在这儿遇到有缘人,开启人生的新阶段。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
新闻推荐
凉山州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推进会议 确保今年提前实现示范州创建目标开创凉山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林书成讲话 苏嘎尔布主持 达久木甲出席
2月21日下午,凉山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推进会议在西昌召开。本报记者李伟摄本报讯2月21日下午,凉山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推进会议在西昌召开。州委书记林书成...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