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东方 李国华 文/图
编者按
供销合作社成立60多年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召开的全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助力脱贫奔康现场会上,西昌市安宁镇党委书记郭仁伟作了交流发言,对全镇加快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经营服务体系、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因地制宜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扩大服务领域,积极发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努力把农合联办成以农民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综合性合作社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介绍。
贯彻落实中央和四川省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城乡社区生活服务体系,助推脱贫攻坚,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事关农业农村发展,事关农民群众切实利益,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四川供销系统也将学习、借鉴“南江经验”,抢抓改革机遇,着力创新突破,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积极发展“三位一体”新型合作体系,创新推进农村公共服务。
在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道路上,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加快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经营服务体系、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因地制宜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扩大服务领域,积极发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努力把农合联办成以农民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综合性合作社,取得了丰硕成果。
农有农治农享
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2011年8月21日成立西昌市安宁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2013年成立四川西昌阳光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014年组建西昌市农村合作组织协会,引导农民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全面为合作社社员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销售、信用合作、农业互助保险、文化教育培训、社区养老等综合性服务。
一步一个脚印,步步皆精彩。
在西昌市供销社的指导下,安宁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供销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农有、农治、农享原则,引导当地农户成立了西昌市安宁农村经济互助专业合作社、西昌市红源洋葱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拟在合作社内部开展资金互助。
同时,加大辅导和扶持力度,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农民合作社辅导员辅导机制,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民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发展大棚蔬菜、葡萄、果桑、无花果、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等产业基地,引导和培育农民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探索成立乡镇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创新农村乡镇社会服务体制机制,为农民创业提供法律政策、创业辅导、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培训,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三位一体”体系
搭建平台为农增收做后盾
建立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着重将农村公共服务作为核心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化,以农村乡镇区域的果蔬种植、花卉种植、制种玉米及水稻种植、生猪养殖、乡村旅游等农业产业为基础,安宁镇依托西昌阳光农合联统一解决农村公共服务等问题。
在安宁镇,全镇积极发展生产合作,指导、协调成员开展横向和纵向合作,做好涉农政策实施、经营主体培育、农技推广、农业风险保障等服务,提升农民合作社产业基础。截至2016年底,已培育农民合作社3家、种植大户129户、家庭农场9户,合作社入社成员1606户,带动农户6012户,入社面积4500多亩,发展制种玉米种植基地2000亩、洋葱种植基地1000亩、葡萄种植基地1000亩。
同时发展供销合作,搭建生产生活服务平台。西昌阳光农合联建有农产品直销店、农资直销店、生活便利店、社员代表直供店等服务网点15个,积极开展社员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生活日用品的统购统销,开展网上代购、代销、代缴和创业培训等服务,把日常生产、生活用品直接送到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累计统购肥料428吨,为社员节约资金48000元。
全镇还积极发展信用合作,成立了安宁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按照依托“三农”、限制区域、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对内不对外的要求,向社员融通农业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临时资金需求,为农增收做后盾。截止2016年末,发展社员1061人,社员股金330万元,社员互助股金926万元,累计吸收互助金3932万元。成立以来累计发放互助金3242万元,回收率100%,实现营业总收入150万元,利润1.5万元。西昌阳光农合联还积极实施农业互助合作保险工作,筹集农业互助互保基金近6万元,参保农户4500户,保险金额592万元,投保面积1.48万亩,去年受益农户1625户,受灾补助款40余万元。两年试点期间,西昌阳光农合联成员社的产值增长4200万元,利润增长35万元,社员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10%,帮扶精准贫困户92户,对精准贫困户借款248万元,贫困户增收25万元。
发展公共服务
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安宁镇依托西昌阳光农合联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立农民合作社党支部,开展党员帮扶、党员土专家授课指导、强化远程教育培训活动等工作,构建了新型农村社会管理载体,提高合作社党员的致富本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在党支部领导下,为合作社员发放福利25702元;为合作社社员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19人,补助金额2035元;为合作社社员发放大学生无息借款10余人。
同时,积极探索农村社会养老新途径,以强化社会管理为抓手,建立了西昌市安宁镇康宁阳光家园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面积300平方米,设计“五室两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人性化、多样化的日间服务,不断提升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并且依托西昌阳光农合联成立了首家农民合作社文化站,项目实施面积500平方米。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文化教育培训工作,邀请了州市农业部门、西昌学院、工商税务部门、农业专家等老师加强农民合作社社员的合作社文化知识培训,大力传播互助合作理念。季节性开展社员需要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依托阳光农合联开展举办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班项目、农村移民培训项目、家政服务培训等培训工作,2016年开办种养殖、服务型人才培训班共计六期19次。
该镇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镇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金融政策,大力推进农合联组织运行规范化、服务功能体系化、组织活动常态化,加快形成以农合联为平台的为农服务新格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西昌市环保局了解到,自2016年以来,该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善空气质量,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该市要求市级各部门开展重点行业企业除尘设施升级改造、工业企业堆场扬...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