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家长支持让孩子“打回去”
建议:“以暴制暴”不可取
小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常会发生争执矛盾,相互打闹推搡在所难免。特别是到了幼儿园、小学阶段,总会有一些小朋友回家后跟爸妈诉苦他在学校被同伴欺负了,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无不担心,孩子是不是遇到了校园暴力?以后会不会造成性格缺陷,变得懦弱胆小?孩子被欺负了,该以暴制暴打回去还是找老师反映情况?
现象:孩子被欺负怎么办?
近6成家长说要打回去
“小孩子受欺负必须要打回去,要让对方知道你的厉害以后才不会受欺负”“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宝贝,舍不得让其受一丁点伤害,所以我的处理方式就是以暴制暴,坚决不能让孩子受委屈”“给老师反映,当面承诺得好好的,可私下难保还会进行报复,所以我也希望以比较强势的方式震慑这种行为”……采访前,记者就“孩子受欺负你会怎么做”为题对20名家长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家长表示应该培养孩子强硬的性格,被欺负时要“打回去”;有25%的家长则认为,孩子被欺负后,要及时向老师和对方家长反映处理矛盾;其余家长则认为应已躲避的方式远离施暴者。
“我家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有些胆小怕事,刚上小学的时候就被同学欺负,不敢哭也不敢还手,更不敢告诉老师,哭着闹着不去上学,我让他打回去,他就哭得更凶,我说找老师反映情况,却死活不让,简直气死我了。”回想起孩子被同学欺负的经历,家长吴先生显得比较无奈,几种办法下来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最后还是通过找对方家长和孩子解决的矛盾。
与前者不同的是,家长肖女士则认为孩子受欺负要分不同年龄段区别对待,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还小,没有什么是非观念,自己会以比较平和的方式让老师和对方家长介入,共同协商处理孩子间的矛盾,达到和解目的避免孩子之间产生仇恨报复心理。
老师:小伙伴间打闹很正常
“以暴制暴”不可取
“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小孩之间发生打闹或争执是常有的事,当父母得知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后,难免着急生气。这时有的家长会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插手去警告对方或实施惩罚,如此会使事态扩大,不利于解决孩子间的矛盾。同时,如果这件事孩子本身也有错,容易养成他是非不分的习惯。而且父母经常出面保护,还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也有的家长会选择以暴制暴,鼓励孩子以牙还牙。这种方式也可能会让孩
子演变成施暴者,反之,若孩子没有能力反击,也可能因此变得更加自卑。”凉山州机关第一幼儿园老师金花认为,小学之前的孩子年龄小,和小伙伴发生争吵甚至动手,都很正常,家长无需过分担心,更不能将孩子之间的矛盾上升为家长之间的“战争”。孩子受欺负,一定要先了解其中缘由,再想应对之策。
同样,西昌市二小教导主任江中也表示,孩子们之间的打闹跟成人之间的打斗有本质区别,孩子间的打闹存在着游戏成分,可以说是一种玩耍。所以没有必要把孩子们之间的打斗看得过于严重。如果让孩子打回去,这其实是在传递给他们一个错误的社交方式,当孩子一旦形成习惯变成一个攻击性强的儿童。会让同伴不敢相处,对将来的成长有害无益。建议家长们应让孩子多动脑子去思考,想办法化解和同伴间的矛盾,而不是用同样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专家:正面引导
教育孩子受欺负后要勇敢面对
孩子间相互打闹是很正常的事,不能用以暴制暴以牙还牙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孩子受欺负时,家长们应如何正确应对呢?对此,凉山州心理咨询研究所心理咨询师朱琳表示,如果教孩子一味忍让,确实会让孩子变得懦弱,但如果片面强调以暴制暴,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
在朱琳看来,家长应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文明习惯。教育孩子动手打人是不对的,但如果超出了普通打闹的范围,家长也应该告诉孩子保护自己的方法。
“其实,很多调皮的孩子在刚开始欺负别人时,也许只是无意行为。但当他发现你不会强烈反抗,很好欺负后,就会从这种欺负行为中得到满足,从而得寸进尺,有意欺负你。因此,当孩子受欺负后,家长要教育孩子勇敢面对,学会敢于表达自己的不满。敢于用语言表示自己的态度,制止对方的侵犯。孩子们的一些欺负行为往往是为了取乐,如果看到被欺负的人如此坚强,一般会知难而退。”朱琳告诉记者,孩子总是要长大的,要独立面对来自生活各个方面的冲击,与其处处维护,不如把自护本领早一点交给孩子,让孩子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独立面对外来的各种挑战应付各种问题。
本报记者 米色小勇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纪念“五四”爱国主义运动98周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向广大金融青年传递“你收获健康、他收获快乐”的运动公益理念。5月6日上午,“青春悦动,为爱奔跑”邛海湿地迷你马拉松公益跑在...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