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西昌宁南,是雨。就那么一瞬间,太阳娇羞地躲进天边。略暗的云里,急急地洒下一片雨来。雨滴,在车窗的玻璃上跳跃,蹦出优美的舞姿来。
几分钟的急雨,像直爽的彝族汉子,一两杯烈酒下肚,就会放开歌喉。来去若疾的雨,让你,在视觉的盛宴里回味,它已经悄悄潜进了土壤里。
翻过一座山头,灼热的阳光又回来了,用轻度余热,缓慢地,擦拭着残留的雨水。这热烈的仪式,像极了布依族醇厚的米酒,咂摸品味,迎接初来宁南的客人。
云消雨霁,彩彻区明。没有成都那样的喧嚣,一切都是自然有序地摆放。这是一块山中宝地,千万年被大山环绕,阻隔了外界的纷扰。百年前,浓浓的人情风物,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凝聚。汉族、彝族、布依族,开枝散叶,多民族文化水乳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宁南文化。
因为建城史短,县城虽然没有古代的风貌,却被赋予了现代的宁静和雅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赭红的地质,诞生出文学的温床。周末的时候,每个图书馆,总有三五成群的孩子,努力地汲取着营养。对文学的渴求,还在校园张贴栏上,孩子们表达朴素的梦想,各自拼凑着青春的纯净。他们的希望,不只在星星上,还在生活的五彩魔方里。
小城静静的街巷,不像大都市里的繁华。茶楼酒肆不多,仅有的,也不会溢出多余的麻辣鲜香。似乎与四川大多数小城不一样,这里的人们低调平和、含蓄兼并。茶余饭后,不玩麻将纸牌,去得最多的是广场。广场上,经常有相识的人,慢跑着,甩出细密的汗珠,熟稔地招呼一声。人际生态,或在晚间愉快的交谈中,亲切的乡音,多了几分情感的呢喃。
十点,这座城市开始入睡,万家灯火渐次熄灭。梦中的呓语,与暗夜精灵,各自在空气中完成不同轨迹的传播。什么样的贪婪,都在这里沉睡,没有任何方式,可以将它唤醒。
美丽之所以永恒,不只接受片刻的欢愉,还有宁南美女的笑靥。她们明亮的眼睛,带着高原阳光的热烈;灿烂的笑容,有着地中海式的柔美。即使,她们静静地站在那里,都可以打通一个仰慕者的七经八脉。
布依山寨,招待客人的是米酒和糍粑。他们端出家藏的米酒,唱起敬酒歌:远方的客人,喝完三碗再进寨。打糍粑、吃糍粑,温热的米团,带着磁性,在齿间悠荡。孩子们穿上节日盛装,跳起欢快的竹竿舞。噼啪的竹竿,打出极强的韵律。少女摇曳的裙摆,舞动迷人的炫彩。
要深层次体会宁南的美,得走上山顶,领略壮阔的模样。醉美大同,被上帝偶然打翻了调色板,显现出一幅天地的图画来。芬芳的红土,如里约热内卢的赤热;湛蓝的水库,似萨克逊人的眼睛。
翌日,眺望。金沙江,就在县城不远处流过,河水拉出壮丽的线条,缩小了两岸的奇瑰和险峻。月亮弯、虎跳峡,几个大回环后,奔腾的激流,闯入宁南边的金沙江大峡谷。波涛汹涌,生命的伟力纵横驰骋,冲刷出千年的奇石——金沙彩。
水与石的千年之约,汇成世间一轮新月,心却到沧海。在白鹤滩,江水暂时阔别,它们隐于山间,积蓄着能量,静等高峡出平湖的那一天。
新闻推荐
少年先锋队队歌鼓舞着我们天天向上。合唱《少年中国梦》。从小练就好的艺术功底。舞蹈《粉可爱》。校园绘画。舞蹈《老城记忆》。合唱《小巴郎,童年的记忆》。舞...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