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庭获悉,近日,该院召开了少年法庭心理咨询专家聘任暨座谈会。凉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范文清,党组成员、副院长冯成,少年法庭审判成员及三位心理咨询专家参加了会议。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十分普遍,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是世界性的难题,其缘由也是因家庭、社会、学校、自身等诸多因素导致的。我国在立法层面上要求刑事审判中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但在司法层面上如何彻底做到“标本兼治”,让未成年罪犯产生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决心和毅力,真正重归社会。对此,州中院党组高度重视,并经多次研究,首创引入心理辅导机制进入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并建立法院心理咨询师专家库。
据悉,目前引入心理疏导的案件限于未成年人非监禁刑案件。主要工作内容为:一是在庭前采取会见未成年被告人进行心理测评;二是在庭中依托“圆桌审判”,在被告人最后陈述时开辟全新环节让专家参与庭审,进行心理疏导;三是在庭后参与回访,协助帮教、矫正,并建立帮教回访台账。
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范文清表示,如何通过刑事审判引导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报答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圆桌审判的方式中,引入心理疏导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及挑战。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中聘请心理咨询专家参与庭审,将心理评估、疏导、矫正机制纳入审判活动,不仅是力图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标本兼治的首创,还是一次法院在创新社会综合治理上的积极探索,其必将是凉山中院在青少年维权工作上画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悉,2016年4月,州中院刑一庭在采用“圆桌审判”方式二审开庭审理了四名未成年上诉人抢劫一案后,为帮助该四名未成年上诉人克服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随即对四名上诉人进行了心理疏导。据了解,案发当日,本案四名上诉人(均系在校学生)在西昌市区玩耍,因缺钱产生抢劫的念头,随后四人在西昌市湿地公园内抢劫一对情侣,抢得数百元钱及两部苹果手机后逃离。二审承办法官在庭前社会调查中了解到四名上诉人均系在校学生。随后承办法官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特点对其家庭、学校进行了走访调查,在了解到四名上诉人在羁押期间情绪存在障碍,不利于教育、帮教,随即在庭审结束后由该庭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代理审判员林艳对四名未成年上诉人进行了主题为“正确认识自我”的专题心理疏导,让他们听到其父母和学校对自己的评价,并引导四名上诉人对自己做一个正确的评价。
自2016年以来,州中院刑事一庭发挥青少年维权岗的作用,该庭设立专案专办制度,慎重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对于受理的一审案件,凡被告人或被害人系未成年人的,均安排经验丰富的承办人办理此类案件;同时,坚持“圆桌审判”制度,为凸显对未成年被告人的人文关怀,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并根据被告人情况,有选择的采用“圆桌审判”方式进行审判,主要以教育挽救为主,惩罚为辅,通过案件教育更多的未成年人;适时介入心理疏导和心理评估。并采取法庭与心理咨询的专家志愿者合作,从心理学和法律两个方面同时开展对未成年的教育挽救工作,并对涉罪未成年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评估。心理疏导的范围包括遭受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及有认罪、悔罪表现的未成年被告人,心理评估范围包括涉及严重刑事犯罪的未成年被告人。将心理疏导引入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活动中,将引导其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促使其更好的回归社会。
本报记者 央青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全国部分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经验交流会在西昌召开,共有来自北京、江苏、安徽、海南、四川5省市70余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会上,西昌市相关领导表示,此次会议召开既是四川省文明办对...
西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