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新闻 西昌新闻 德昌新闻 会理新闻 会东新闻 宁南新闻 普格新闻 布拖新闻 金阳新闻 昭觉新闻 喜德新闻 冕宁新闻 越西新闻 甘洛新闻 美姑新闻 雷波新闻 盐源新闻 木里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西昌新闻 > 正文

彝人古老的教育经典 至今在传递正向力量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8-11-14 09:26   https://www.yybnet.net/

凉山州2018年非遗进乡村暨《玛牧》经典诵读大赛颁奖典礼。

11日,凉山州2018年非遗进乡村暨《玛牧》经典诵读大赛颁奖典礼,在西昌市四合乡火把广场上举行。

此次《玛牧》经典诵读大赛通过网络投票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名,获奖者依次上台领奖。现场近2000多名观众观看了民族歌舞表演,聆听了原汁原味的《玛牧》诵读。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很多人都很疑惑,究竟什么是《玛牧》?“玛”在彝文中是指“教育”,“牧”是指“文明”,即通过“教育获得文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兴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玛牧》,从奴隶制社会时期一直流传于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是一部重要彝语教育典籍,也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的重要代表。《玛牧》有着久远的历史,它的流传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和手抄的形式,在彝族各种格言、诗歌等传统的民间文化中体现。

2014年,《玛牧》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作为一部引人向善、引人向上的道德经典,学习、研究、推广《玛牧》倡导的精神,对提高全民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凉山州民族和睦、和谐文明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届诵读大赛历经一个多月的网络投票,累计投票总数达到2400多万,累计访问次数突破2100余万次,5名诵读人的投票数突破100万,有2人投票数超过500万。

传承民族文化,感受母语魅力

我们都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凉山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14个世居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州现有18项国家级、112项省级非遗名录,12名国家级、104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2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多年来,凉山非遗传承保护利用工作持续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时长日黑玛告诉记者,《玛牧》阐述的很多道理,放在现今社会,非但不让人觉得过时,反而十分适用。例如它提出不义之财不要贪,点名人需要终身学习,告诫世人不要骄傲自满。其倡导的尊老爱幼、勤劳为本、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等美德,不会随时间流逝而褪色,反而在中华儿女的身上愈加浓厚。

此次活动的获奖者们纷纷表示,他们感到很自豪,能够作为文化传播者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热爱玛牧文化的同时,让民族优秀的文化得到向世界展示的机会。

本次活动由凉山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凉山州民族宗教委员会、凉山州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凉山州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凉山州语言文字工作委员、凉山州广播电视台、西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旅游局主办。

文/图本报记者侯丽芳

新闻推荐

烤肉“醉西昌”飘香古城

在西安,自五个月前“醉西昌”在凤城三路六号大院开业以来,藏香猪烤肉便成了很多消费者的最爱。近日笔者特别探访“醉西昌”...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彝人古老的教育经典 至今在传递正向力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