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把巨型火炬到了夜晚便化身灯柱,照亮开阔的路面。
井泉路成为供人们娱乐、休闲的特色步行街。
火把、灯柱、图腾、银饰、民族服装……经过精心打造,位于西昌市井泉路的大凉山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正以独特的面目走进人们视野,不亲眼去现场看一看,谁能想到过去烟熏火燎的一条街如今拥有了这么高的颜值!
昔日,小摊云集,油烟萦绕、车辆乱停;如今,车辆乱停早已不见踪影,私搭乱摆的占道经营也有所改善,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特色商铺和热闹非凡的饮食小吃,加之精心增添的20把巨大火炬及绿化带,这里街面干净,牌匾美观,夜景怡人。更为重要的是,改造后,更加宽敞和独具魅力。
大凉山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西昌市井泉路,是西昌人耳熟能详的老地方,这里有众多具有彝族特色的服装店和银饰店,店内金银首饰、民族工艺品、民族乐器、民族服饰等商品玲琅满目,还有彝族医药馆和民族音乐创作基地,周边商业小区、安置住宅小区众多,人员十分密集。
过去,这条街狭窄拥挤,道路两侧画满停车位,只留中间一车道,车辆来往频繁。沿街许多商户为了扩大经营,私搭乱摆,大排档、烧烤摊、农家菜汇聚,还常常占用停车位,严重影响了街区形象,造成拥堵杂乱等现象。
去年年初,西昌市对其进行了重新改造,利用这一良机,该区域内的卫生死角、违章占道、车辆拥堵等现象得到了极大改善。
经过数月的施工改造,该区域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所有沿街商户摒弃以往传统的营业形象和模式,提升经营档次和水平,保证街路的洁净、美观。这里成为供人们娱乐、休闲的特色步行街。
改造中,西昌市始终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增加文化的浸润和影响,使居民群众精神生活更加充实、愉悦。
井泉路路面全部换上了“新装”,崭新的地砖铺设整齐划一,两侧的停车被新设置了绿化带取而代之,旁边矗立起了20把巨型火炬,火炬上火把、火焰等图腾格外明显。值得一提的是,20把巨型火炬白天可当做景观欣赏,到了夜晚便化身灯柱,照亮开阔的路面,体现该区域独有的创意和民族文化特色。
茶余饭后,居民群众还可以利用广阔的路面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在大凉山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牌坊下,还设置了隔离球,禁止车辆驶入。
相信,走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人们,无不会被其深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而附近群众和沿街商户则对这样的文化符号十分认同,文化在这里又一次起到无声浸润的效果。
文/图本报记者王维华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徐嗣千让毒品远离、让未来美丽。在凉山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铲除毒瘤,远离家乡,将最炽热的情感洒满彝山,用...
西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西昌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