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涸的荷塘。
邛海旱像。
长在岸上的金鱼藻。
9日,西昌终于下雨了,而且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都有雨。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心情,这两天的西昌人那是真真地体会到了。今年西昌的雨水,来得特别晚,都到芒种时节了,也没像样地下过点雨。按照以往正常的年份,西昌全年93%的降雨量都集中于夏半年,从五月开始就已经进入了雨季,但今年西昌进入五月后,仍然非常干燥,连邛海的入海口,鹅掌河都露出了大面积的沙滩。今年这样的气候现象在古代也曾出现过。“高田低田成干土,早禾晚木儿缺乳。千村万村都望雨,雨来不来云模糊……”清朝著名教育家、诗人,道光己酉拔贡颜启芳,写的这首《邛湖忧旱诗》就记录了清朝西昌旱灾的情况。
今年西昌的雨季来得格外晚。今天正是芒种节气,已经是6月6日了,只在5月27日降了中雨,偶尔也有零星降雨,要么就是只有局部降雨,要么就是几乎连地面都不能完全打湿。正常的年份西昌全年93%的降雨量都集中于夏半年(一般指春分日到秋分日之间),但从五月开始就已经进入了雨季,就像是西昌道光己酉优贡许国琮《夏日杂记》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应该是“麦气秋含新雨后,荷花香送晚风初。”的季节,今年虽然也是“五月荷花未放红,湖皋先已动香风。”(这是明朝时建昌兵巡道朱簠(fǔ)的诗句)。但今年却出现了邛海周边自湿地公园建成以来从未发生过的现象,荷花正在蓬蓬勃勃的生长,下面却不是波光粼粼的清水,不能让“鱼戏莲叶东”也不能让“鱼戏莲叶西”。倒真真是“出淤泥而不染”,碧绿的叶径下面,只有褐色的湿土。好在淤泥尚且肥沃,因此荷花仍然争先恐后地绽开了笑颜。而平时只能生长漂浮于水面的金鱼藻、菱角、荇菜这样的植物为了适应环境也像是变了种,生根发芽在了泥土之中。鹅掌河口露出了大面积的沙滩。
今年这样的气候现象在古代也曾出现过。清朝著名教育家、诗人,道光己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贡颜启芳,就写有《邛湖忧旱诗》。这首诗平实易懂,它通过一段对话,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些哲理。下面我们就将这首诗与读者分享,看看那时候旱灾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人们的心态又是什么样的。
邛湖忧旱诗
高田低田成干土,早禾晚木儿缺乳。
千村万村都望雨,雨来不来云模糊。
飙风作势翻邛湖,须臾云去风亦无。
薄暮过南邻,邻叟语我前:
“边邑无所恃,所恃惟丰年。
去年邻邑逢歉岁,今年盗贼如云烟。
岂无文官为父母?盗贼视官如刍狗。
岂无武弁形堂堂?武弁畏贼如虎狼。
风调雨顺民得食,纵无官弁也无贼,
贼当窃发易殄熄。”
我闻叟言心怦怦。
官箴一则何分明。
“从古治民岂择地,随时随处皆可行。
官廉弁猛民安堵,区区盗贼何由生。
不尽人工赖天泽,尧水汤旱民可绝。
叟言毋乃太激烈!”
叟闻首肯会其故。
风来逼人吾亦去,一声霹雳雨如注。
邛湖就是邛海湖。诗句一开始,作者就用了拟人的手法,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干旱的情况是什么样的,那就是“高田低田成干土,早禾晚木儿缺乳。”前几天我们经西昌开元乡去了一趟牦牛山,那里的地膜玉米因干旱卷成了桐状,许多土地还闲置在那里,等待雨水来了才好播种。真的是“千村万村都望雨”。虽然今天的灌溉系统已经比古时候不知发达了多少倍,人们大多已经不再靠天吃饭,然而天降甘霖仍然是最经济有效的灌溉方式,可是望雨雨却不来,有时夕阳残照之时,邛海周边还有一些洁白的像棉花糖一样的,西昌人俗称的望水云,有时候却没有一丝云彩。因此正像颜启芳先生说的那样是”雨来不来云模糊。”有时候满天的浓云,气温也降下来了,在闷热中坚持了许久的人们以为一场等待已久的大雨就要降临了,可是一阵狂风袭来,“飙风作势翻邛湖”,在邛海中掀起了千重白鹅浪,将一池清水搅得浊浪翻滚,最终却是“须臾云去风亦无。”
薄暮时分颜启芳先生路过南边的邻居家,邻居大爷对颜启芳先生说:“我们这样的偏远地区,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只有丰年是可以依赖的。去年周边的其他县到处都歉收,老百姓没有吃的,今年盗贼多如云烟。你想想看,他们没有文官作父母官吗?可是这些盗贼一点也不怕,只把官员当作是稻草做的假狗一般;难道就没有形貌堂堂的武官来保护地方吗?那些武官和士兵却害怕这些贼,就像害怕那恶虎饿狼。可是在风调雨顺的年份,人人都有饭吃,即使没有武官和士兵来保卫地方也不打紧啊!因为根本就没有贼!即使是有极少的盗窃事件发生,也非常容易消灭。”
我听了大爷这番话,心怦怦直跳。这就是一则活生生的官箴啊!当为做官的人所警示。我对大爷说:“自古以来治理天下安顿人民哪里分是什么样的地方呢?随时随处都是可行的。官员廉洁军士威猛老百姓安居乐业,区区小毛贼也就没有了存在的道理。如果人自己不尽力去做好人工所能办到的事,完全依赖老天爷润泽大地,即使是像尧(上古圣明君王,五帝之一。)、汤(商朝的开国明君,公园前1617-前1588年在位。)这样的圣世,不靠人工只靠老天爷,遇到水灾和旱灾老百姓也一样的会遭受灭顶之灾。大爷您说这话也太极端了一点!”
饱经沧桑的邻居大爷听了我的这番话也十分会意,非常同意我的观点。
这首诗告诉我们,如果人们只能靠天吃饭的话,就会带来种种社会问题。而今天的我们,旱情虽然也能带来一些担忧,但却因为有了健全的社会保障救济系统,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因为旱情而带来太大的影响。今天是6月6日,已经是芒种节气,但愿能像宋朝大诗人陆游的《时雨》诗中所描述的那样,来一场久违了的及时雨。
时雨
宋·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作者于2019年6月6日芒种有感书)
特约撰稿/刘莉图/赖文江
新闻推荐
相关阅读进入夏季,气温越来越高,随着雨季的到来,天气也越来越闷热。此时,也正值蚊虫出没的季节,许多人被蚊虫折腾得彻...
西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西昌,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