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凉山 今日西昌 今日德昌 今日会理 今日会东 今日宁南 今日普格 今日布拖 今日金阳 今日昭觉 今日喜德 今日冕宁 今日越西 今日甘洛 今日美姑 今日雷波 今日盐源 今日木里
地方网 > 四川 > 凉山州 > 今日西昌 > 正文

四大产业支撑乡村振兴 西昌市特色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9-06-18 07:55   https://www.yybnet.net/

民俗活动。

文/图本报记者李春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西昌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西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廷贵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编制并落实“1+7+N”乡村振兴规划(“1”即《西昌市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年)》,“7”即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产业发展、宜居乡村建设、乡村生态环境、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古镇古村落古民居和古树名木保护、乡村旅游及康养发展7个专项规划,“N”指生态文明示范村及特色乡镇建设导则);统筹推进“五个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不断开创“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新局面。

在西昌广袤农村,系列惠民、利民举措,正促进农业产业更兴旺,而休闲农业、玉米制种基地、葡萄产业、精品花卉等四大产业,凸显着特色产业的发展优势。

系列举措促农业产业更兴旺

“我家大个大个、又甜又脆的油桃,没有办节以前,都是靠父母每天一大早摘好后,饭都顾不上吃,就挑的挑、背的背,弄到街上卖,大多时候是乱相因地卖。自从办油桃节以后,就有不计其数的人到我家油桃园子头来采摘了,价格也好。我毕业后通过电子网络商务平台,把我家的桃子放在网上,好卖得很,价格也好。”说到这里,月华乡回乡青年王敏很自豪。

如今的西昌,用乡村振兴战略作引领,大力发展“八大支撑”优势的特色产业,正逐步建成优质水稻、玉米制种、特色水果、精品花卉、地方水禽、生态畜牧、绿色蔬菜、“1+X”经果林8个万亩优质产业基地。

当前,西昌全面加快凉山·佛山花卉科技园、西昌·以色列油橄榄科技园等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启动国家级出口洋葱质量安全示范区、铁骑力士集团饲料加工项目,推进安宁河谷“农文旅”生态走廊、成凉园区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加快樟木“万亩四季花果山”建设,集采摘、体验、休闲、餐饮、民宿于一体的现代农文旅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让游客游、购、娱、吃、住、行均有消费,使城市和乡村融合互动起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十八景”上档升级,每年举办好18个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呈现月月有节的观光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成礼州镇田坝村等20个村级电商点,组建“彝家优品”等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线上线下交易有效结合,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美丽田园大兴休闲农业

“自从湿地六期建设,我们都洗脚上田,在政府和部门的关心下,我们把多余的安置房做成了家庭客栈,还别说,生意还不错,客房常常都供不应求。”海南乡缸窑村村民王小花说。

西昌市历年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工作,按照“安宁绿谷彝家田园”的指导思想,在、川兴、海南、安哈等乡镇开展以生态特色产业为基,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依托农业特色产业,丰富文化内涵,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成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农民利益的共同体,农耕历史文化的传承体,全面推进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跨越发展。

近年来,西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旅游收入均在1个亿以上,旅游人数突破上千万人。

目前的西昌,正全面抓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示范点优化升级工作,继续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农业主题公园等工作,并做好创建申报准备,配合相关部门抓好A级景区的创建,开展星级休闲农庄、农家乐的提升工程,以及评定认定工作。

玉米制种基地助农增收

“以前我们就只种谷子和麦子,勤扒苦做也只能维持温饱,通过政府引导,现在种制种玉米,每亩地挣每年挣的钱至少翻了一两倍呢!”西昌市兴胜乡村民徐正宁满脸荡漾着幸福。

西昌自2006年开始发展玉米制种,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全市最大的订单农业、老百姓自己要种的产业。常年制种面积8万亩,近年来突破9万余亩,制种品种组合有106余个,年生产量达2722万公斤,年产值2.45亿元。分布在西昌安宁河流域的裕隆乡、中坝乡、兴胜乡等18个乡镇,聚集了北大荒垦丰种业、广西兆和种业、奥瑞金种业公司“育繁推一体化”企业3家,仲邦种业、国银天府等22家B证种业公司进驻西昌市制种。

为壮大西昌玉米制种,西昌加大了协调和服务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加强玉米制种监控、监测设备等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使用,并对生产管理、自然灾害、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实时反映;结合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农民夜校等载体加大对种植户的培训;推广使用玉米烘干设备,提高制种玉米品质和回收效率;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为制种玉米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打造西昌葡萄为全国名特优新

“去年葡萄老板订购我家的葡萄每斤才八块,后来的晚熟品种,我们没和老板签订买卖合同,竟然随着市场价卖到了十一二块,一亩地多收入好几万呢!”多年种植葡萄的西乡乡村民杨宗国说。

目前,西昌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究其原因,一是西昌葡萄品质好,深受消费欢迎;二是政府重视产业发展,并树立品牌,就在2011年,西昌乘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东风,成功把川兴镇、西乡乡、月华乡万亩葡萄、优质桃创建为“四川省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2015年按照农业部、省农业厅、州农牧局的要求,积极申报,西昌葡萄又成功入选《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面对逐年增加种植面积的西昌葡萄,西昌市高度重视,以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为契机,强化葡萄种植户培训,全面提升果农价值观与技能素质;改革栽培模式,引进名、特、优、新、稀特色品种,高标准更新改造现有老龄低产果园,采用标准化果品培植技术、注重田间管理、绿色管理系统、种植优质健康果品,提质升级;推进采后增值,建立“小而特、特而优、优而精”的生态与环境和谐的标准化现代精品农业示范园,促进农业与旅游相结合、一、三产业互融,并依托晚熟葡萄、优质桃、樟木樱桃、西昌1号石榴等优势水果资源,建成以葡萄为主的特色小水果基地5万亩,实现年产量7万吨,年产值6亿元。

西昌精品花卉卖到北上广

“想不到我们种出来的‘一品红’摆到了天安门广场上!”说起西昌优质的花卉,花卉种植基地老板,包括帮助种植的花农们,都自豪得不得了。

如今的西昌,随着航空业的发展,“三小时经济圈”的构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的通航,西昌鲜艳的花卉,从基地到消费者家中,不到一天的时间。西昌的花卉,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

西昌花卉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从川兴开始延伸,目前的主要以礼州镇为中心,又向兴胜、月华等周边乡镇辐射,逐步形成“一轴、二心、三片”产业发展布局。

花卉产业发展链,也从省内走到全国大中城市,通过招商引进北京、上海、广州等企业13家入驻,流转土地3500多亩,累计投入建设资金5.5亿元,修建温室大棚115万平方米,主要生产大花蕙兰、红掌、凤梨、观叶小盆栽、多肉植物等高中档盆花,年出圃各种盆花900万盆,实现产值1.5亿元,解决周边群众1100多人从事产业务工,实现增收1400余万元。

将西昌花卉做大做强,品牌做得更响,全市紧紧抓住“凉山佛山花卉产业园区”对接建设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招商引资力度;因地制宜,完善园区服务工作,健全服务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变园区单一功能,逐步引导园区纵伸发展,形成综合性、实体性现代农业园区;并结合当地乡村风情,高标准多景点连片建设实体性精品现代农业园2万亩,年产值达到10亿元,使之成为城郊精品农业先导区,拓展西昌旅游发展圈,延伸南北轴线现代田园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构建城市外围旅游圈格局,把西昌花卉打造成为西昌现代农业最响亮的一张名片。

新闻推荐

涉嫌组织卖淫罪被追逃 民警巧用“妙招"抓逃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伍力)6月17日,攀枝花市公安局东区分局大渡口派出所民警巧用“妙招”,让一名涉嫌组织卖淫罪的嫌疑人闵某自...

西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昌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四大产业支撑乡村振兴 西昌市特色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