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桥区高度重视村居党务、村(居)务、财务“三务”公开工作,把它作为维护群众利益,推动村居和谐的一项重要抓手抓紧抓好。今年,天桥区村居“三务”公开工作不断升温,党员干部公开意识逐步增强,“三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及程序进一步规范,切实维护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动了廉洁村居建设。
最大限度公开把决策权交给群众
“不但要让公开实现全覆盖,还要在公开质量上取得实效。”天桥区遵循这一目标,在公开的内容、公开的范围上努力实现最大化,让公开不再仅仅是“消息发布”,更是“民主决策”。无论是涉及村居发展的集体资产处置、重大项目谈判、重大资金开支等重大事项,还是惠农政策落实、参加合作医疗、五好家庭评选等琐碎事项,决策前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决策后及时对决议结果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焦集村位于天桥区大桥镇西部,该村属于纯农业村,要想发展,关键要解决土地制约难题。2013年2月,焦集村严格按照村级重大事项公开制度,成立了焦集合作社土地流转运营小组,通过支部提议、“两委”商议、上级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把全村闲散的150亩荒地、涝洼地进行整理、回收,为发展经济提供土地保证,整个过程全部在公开下进行,真正让村民参与决策,确保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因地制宜公开调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
要让社区文明和谐,唯有让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来,“公开、民主”才能让群众以社区为家,共同建设家园。近年来,天桥区针对不同社区的实际,因地制宜,把社区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作为公开的着力点,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有效规范了社区秩序。
天桥区纬北路街道辖区的天成新居是全市最大的廉租房小区,居民来自市内6个区。街道以建设“天成新居、幸福家园”为目标,成立了由市住房保障中心、办事处社会事务科、物业公司、社区警务室、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居民议事会组成的“六方联席会”,通过“六网络一平台”的管理模式把社区居民维系在一起,在联席会上大家开诚布公,对低保申报、贫困救助、便民服务等问题进行现场解答,通过这种座谈的方式对社区的党务、居务、服务进行公开,做到信息共享,化解矛盾,形成共识,共解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社区居民困难群体多的问题,社区还成立了“爱心服务社”,办事处和居委会分别公开了为民服务的10个承诺事项。
多种形式公开提升工作透明度
推行“三务”公开的目的就是提升工作的透明度,让群众能够更加明白。为此,天桥区将传统公开载体、现代科技手段、群众便于接受的方式相结合,努力拓宽渠道为群众公开。
天桥区的北园街道柳云社区是“村改居”社区,相对于其他城市社区,这里的“公开”工作更加琐碎,既涉及社区的各项事务,又有合作社运行的情况,但他们却做到了让每户居民,甚至每个人都了解一切他们关心的问题。这还要得益于他们丰富的公开形式,社区在利用公开栏、电子触摸屏、QQ群、博客公开的基础上,建立了重要事项公开报告会议制度,邀请党员、居民代表参加,干部与群众面对面,现场讨论,发表意见。同时,社区积极推行“三务”公开日活动,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现场公开、答疑解惑。一位张姓女士说:“社区经常开展‘三务\’公开日活动,去年年底我儿子退伍,我不清楚孩子在享受国家安置政策后,是否还享有社区的其他优惠政策,当时正好赶上公开日活动,社区的许书记给我作了很好的答复。”
(本报通讯员 李海燕 贾海翔)
新闻推荐
陈长礼 摄8月27日上午,天桥区大桥镇向考取重点高中、大学一本的218名优秀学子,发放“爱民奖学金”,共计27万余元。2011年,大桥镇设立“爱民奖学金”以来,该镇每年拨出专款对优秀学子进行表彰...
东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