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田
通讯员董长林崔颖杨文文报道
本报东阿讯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东阿县人民医院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受邀参会的县级医院。院长孟祥宝在会上做典型发言时,介绍“我们医院抗生素使用量低于30%,药占比为16%”的时候,台下一片惊叹声。
孟祥宝介绍,实施药品零差价以后,医院药品收入由以往每年的4000多万元降到如今的2700多万元,药占比由改革前的25%—30%降至16%,而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占比的标准为30%以下。
在东阿县人民医院,医生不能随个人意愿开药方,必须根据循证医学、用药指南开具药方。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医院的每一位医生都认识到每一种疾病都有用药指南,病人用何种药物、使用几天,国家有关部门都有专门的指导规范。从2007年开始,东阿县人民医院每一个科室和每一种疾病都按照国际、国内的疾病诊疗指南执行,抗生素、药占比大幅下降。
抗生素使用的探索,东阿县人民医院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起初医院限制性购进几种普遍使用的抗生素,杜绝大量购进抗生素。由于购进的抗生素有限,医生没有过多开具抗生素的余地,医生从病人入院开始,就不得不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抗生素使用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过度用药是对病人有伤害的,无害为先的原则,治不好病人是医术不行,但是对病人造成伤害这是决不允许的。”孟祥宝说。
记者了解到,按照县域常住人口数量的4‰设置住院床位,目前东阿县人民医院拥有编制床位495张,开放床位820张,基本满足了东阿县百姓的就医需求。在全省医院目标考核中,东阿县人民医院也成为省内为数不多的参与标准的制定和修改的县级医院,并提出了药占比、抗生素使用率等多条切实可行的执行标准。
能够走在全国县级医院的最前端,是东阿县人民医院近几年来从硬件到软件,从管理结构到建设体系,从诊疗服务到医疗质量等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结果,但更与东阿县公立医院改革在全国全省先行一步的大背景密不可分。
随着综合水平和诊疗能力的全面提升,医院在院病人大幅增加,从以前的日均500人次增加到如今的日均900人次,2014年一年门诊量突破24万人次,比改革前增加了7万—8万人。与此同时,改革提升了服务质量,把病患留在基层,减轻了大医院的负担。
截至2015年1月底,东阿县享受到“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的患者累计达到55900人次,缓交费用25042.34万元。
新闻推荐
□记者肖会报道本报东阿讯《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3年来,聊城各县(区)一直围绕着校车管理进行探索实践。5月14日在聊城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会上,东阿县交巡警大...
东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