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寨镇计生志愿队延伸职能搞服务受青睐从育龄妇女的例行体检,到失独家庭的关爱帮助,从计生政策的宣传,到各项奖惩制度的落实和相关福利到位,东阿县姚寨镇计生志愿队员走乡村、进万户,服务城乡居民,受到了辖区村民的青睐与赞许。从管理职能向便民服务转变,需要怎么转?东阿县姚寨镇以组建计生志愿队为有效手段,将全镇的70名专职计生主任统一纳入志愿队管理,形成制度化的延伸职能、创新服务活动。面对整个乡镇的特点,将政策宣传、计生保健、扶持项目和奖惩规定送入千家万户,在全面服务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养成遵章守纪的行为意识,不尽大大提高了村民的计生意识,也用心贴心的服务,把党和政府关爱送到村民身边,让更多的特殊家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现年77岁的王秀英老人,是姚寨镇杨东村的失独老人,现居住在村敬老院,提起镇上的计生志愿队就有说不完的感激:“志愿队成员都是专职的计生干部,他们懂政策,会服务,不但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难题,还想自己的亲生孩子照顾我的日常生活,我太感谢他们了。”据介绍,计生志愿队成立以来,姚寨镇计生办就统一规划,将全镇70名专职计生干部组织起来,按辖区60个行政村划分,先后分成10个志愿服务小组,每小组对接6个行政村,从而形成一张服务网,达到了乡镇管理的全覆盖。队员们制作“亲情关爱联系卡”将小组成员的电话号码和联络方式登记在联系卡上,一旦有问题,村民们可随时与卡上的志愿者进行联系。按志愿队服务规程规定:志愿小组成员每月至少到对接村进行两次以上走访,从适龄妇女的产前体检,到计划生育的政策宣传,从家庭矛盾的调解到现实困难的解决,只要村民有需求,志愿小组成员就不遗余力。“从持证体检,到村民申办二胎指标,从签订性别保护协议到困难群众的救助,志愿者们的服务全部都包括其中了。这还不算,我们还制作了生命呼唤的大型光盘410多张,志愿者们走到哪里,就将政策宣传到哪里。”姚寨镇计生协会秘书长、计生志愿队副队长纪优说。(肖会都娟李玉刚)“女娶男”树新风女儿也是传后人近日,牛角店镇红布刘村双女户刘建军夫妇高高兴兴地把女婿娶进家门。该镇在子女入学就业、宅基地分配、救助等方面,给予独女户和双女户照顾,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开绿灯,积极引导她们发家致富。去年以来,全镇已有20多个双女户把女婿娶进了家。计生新事,催开了群众的婚育观念之花。“先立业,后成家”“先生财,后生孩”“生男生女都是宝”“女儿也是传后人”已成为牛角店镇育龄群众的新时尚。东阿县牛角店镇采取措施,开展关爱女孩活动。牛角店镇从维护女孩户的长远利益出发,创新“关爱女孩”机制。制定开展“关注法律、关爱女孩”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制度,大力普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深入广泛地宣传关爱女孩、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重大意义,宣传“以人为本”“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创后人”的新型生育观,逐步形成关爱女孩、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该镇还健全关爱机制,落实关爱女孩的优待优惠政策。把优惠政策与劳动就业培训、春蕾计划、生育关怀行动相结合,对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独女户”进行自助。东阿县牛角店镇党委、政府还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宣传教育,严厉打击“两非”,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牛角店镇积极开展打击“两非”主题宣传活动,宣传“男女平等”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开展好对计生家庭帮扶和救助工作,维护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切实利益。采取发放宣传品、进村入户宣传等方式,营造关爱女孩的良好氛围。镇计生办与辖区内各单位、村干部和村计生专干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制定奖惩措施,切实保证包保服务责任制的落实。在主要道路路口安装大型“关爱女孩”公益广告牌、打击“两非”有奖举报办法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促进社会性比”等性目标语。成立由卫生、公安、计生部门联合执法大队,在全镇杜绝非法B超,严格流引产药物的销售及流引产手术的管理,依法严厉打击“两非”行为。(高田张洁)鱼山:探索基层中医药发展新路走进东阿县鱼山镇卫生院,古色古香的牌匾上面书写着“国医堂”三个大字。走进国医堂,笔者在一间诊室里看到,诊室的墙壁上张贴着人体经络图,一位中医师正在给一位病人进行刮痧治疗。这里的中医治疗器具一应俱全,有针灸针具、玻璃拔罐、刮痧板、牵引床、TDP神灯等,一股股浓郁的中药味扑鼻而来。“中医是国医,所以我们叫它国医堂。近些年老百姓对中医的需求增大,推进我们加快了国医堂的建设。”谈及国医堂建设的初衷,该院院长李武坦言。在李武看来,中医中药不仅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疗效,更在预防保健“治未病”领域有其独到之处。为此,鱼山镇卫生院进一步调整医疗服务模式,优化医疗资源,探索建立中医药和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将中医药融入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中。鱼山镇卫生院在建立居民档案的过程中,同时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用中医理论对居民进行健康指导;与此同时,该院将中医药纳入康复体系,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此外,该院还以老年人、妇女、儿童等人群作为重点,利用体质辨识、养生保健、食疗膳食、运动疗法等特色方法,深入开展中医药保健与健康指导服务。李武介绍,鱼山镇卫生院还以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为骨干,成立了健康教育讲师队伍,向群众普及中医药知识,每年创办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栏4期,举办居民医药健康知识讲座4期。(杨秀萍王大杰)韩集乡计生关爱流动人口韩集乡计生办针对流动人口育龄人群的特点,为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育等方面困难,围绕他们的生活、工作和生殖健康等实际需求,按照“同管理、同宣传、同服务”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三项服务,成效明显,深入基层,为流动人口送去了温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践行群众路线,为流动人口家庭及老人开展送知识、送服务、送健康,为育龄妇女开展查环、查孕、查病等工作;为全体计划生育家庭开展一次计生科普知识宣传、进行一次生殖健康普查、发放一次免费药具、一次免费证件办理、核对一次基本信息、进行一次特殊困难家庭走访慰问,组织计生站人员上街设点,讲解十八大后的计生政策,密切联系了群众,加深了干群间的友谊。(李秀伟)顾官屯镇计生实施免费婚检孕检顾官屯镇计生协会为了进一步倡导文明婚育,提高生活质量,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召开群众会议,开展政策宣传、帮扶助困、婚前孕前检查、生殖健康检查等服务,为计生家庭精心“烹制”的计划,并制定实施并免费婚前检查与孕前优生检查,进行婚前、孕前检查、产前筛查等干预,覆盖免费婚检与孕检的全覆盖免费婚检与孕检的全部内容,可有效避免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症等疾病的发生,减少缺陷儿的出生,提高人口质量,让计生优惠政策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的需求,体现党的温暖和关爱,建设“幸福家庭、幸福计生”,全面提升全镇广大计生家庭的幸福指数,通过实施村级计生工作月督查通报制度,强化了村级计生专干们的职责,督促她们在履行职责上下功夫,切实增强了村级计生专干的工作责任心。(周海辉刘丽)大桥千人家门口就业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优化,大桥镇和周边企业增多,用工需求量也明显增长,再加上离家近方便,企业待遇普遍提高,家乡创业条件相对改善,许多人把在“家门口”就业当作新选项。大桥镇严格按照市县关于大力推动二次创业、招商引资和标准化厂房建设要求,结合全镇实际,实施了全民创业工程,以富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投资1亿元建设了汇鑫制钉产业创业基地,建设了厂房1亿平方米,硬化了厂内路面,配置了办公室、会议室等配套设施。制钉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过程需要较多的人力,加工帽钉工序简单易操作,对农村在家的妇女、老人都可以做,加工地点可以选择在基地车间,也可以将钉子、钉帽带回家加工,加工完后送回基地,由公司收购外销,每人每年可收入1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张萌)铜城街道多措并举促乡风文明今年以来,铜城街道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培养新型农民,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促进乡风文明和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街道依托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站点等阵地,组织农民认真学习上级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并以种养大户、农机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为重点,积极开展种植、养殖技能知识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以“四德”工程为抓手,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倡树文明新风,提升道德修养,在农村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收到了良好效果。(李伟王真)
从育龄妇女的例行体检,到失独家庭的关爱帮助,从计生政策的宣传,到各项奖惩制度的落实和相关福利到位,东阿县姚寨镇计生志愿队员走乡村、进万户,服务城乡居民,受到了辖区村民的青睐与赞许。
从管理职能向便民服务转变,需要怎么转?东阿县姚寨镇以组建计生志愿队为有效手段,将全镇的70名专职计生主任统一纳入志愿队管理,形成制度化的延伸职能、创新服务活动。面对整个乡镇的特点,将政策宣传、计生保健、扶持项目和奖惩规定送入千家万户,在全面服务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养成遵章守纪的行为意识,不尽大大提高了村民的计生意识,也用心贴心的服务,把党和政府关爱送到村民身边,让更多的特殊家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现年77岁的王秀英老人,是姚寨镇杨东村的失独老人,现居住在村敬老院,提起镇上的计生志愿队就有说不完的感激:“志愿队成员都是专职的计生干部,他们懂政策,会服务,不但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难题,还想自己的亲生孩子照顾我的日常生活,我太感谢他们了。”
据介绍,计生志愿队成立以来,姚寨镇计生办就统一规划,将全镇70名专职计生干部组织起来,按辖区60个行政村划分,先后分成10个志愿服务小组,每小组对接6个行政村,从而形成一张服务网,达到了乡镇管理的全覆盖。队员们制作“亲情关爱联系卡”将小组成员的电话号码和联络方式登记在联系卡上,一旦有问题,村民们可随时与卡上的志愿者进行联系。按志愿队服务规程规定:志愿小组成员每月至少到对接村进行两次以上走访,从适龄妇女的产前体检,到计划生育的政策宣传,从家庭矛盾的调解到现实困难的解决,只要村民有需求,志愿小组成员就不遗余力。“从持证体检,到村民申办二胎指标,从签订性别保护协议到困难群众的救助,志愿者们的服务全部都包括其中了。这还不算,我们还制作了生命呼唤的大型光盘410多张,志愿者们走到哪里,就将政策宣传到哪里。”姚寨镇计生协会秘书长、计生志愿队副队长纪优说。
(肖会都娟李玉刚)
“女娶男”树新风女儿也是传后人
近日,牛角店镇红布刘村双女户刘建军夫妇高高兴兴地把女婿娶进家门。该镇在子女入学就业、宅基地分配、救助等方面,给予独女户和双女户照顾,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大开绿灯,积极引导她们发家致富。去年以来,全镇已有20多个双女户把女婿娶进了家。
计生新事,催开了群众的婚育观念之花。“先立业,后成家”“先生财,后生孩”“生男生女都是宝”“女儿也是传后人”已成为牛角店镇育龄群众的新时尚。东阿县牛角店镇采取措施,开展关爱女孩活动。牛角店镇从维护女孩户的长远利益出发,创新“关爱女孩”机制。制定开展“关注法律、关爱女孩”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制度,大力普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深入广泛地宣传关爱女孩、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重大意义,宣传“以人为本”“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创后人”的新型生育观,逐步形成关爱女孩、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该镇还健全关爱机制,落实关爱女孩的优待优惠政策。把优惠政策与劳动就业培训、春蕾计划、生育关怀行动相结合,对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独女户”进行自助。
东阿县牛角店镇党委、政府还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宣传教育,严厉打击“两非”,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牛角店镇积极开展打击“两非”主题宣传活动,宣传“男女平等”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开展好对计生家庭帮扶和救助工作,维护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切实利益。采取发放宣传品、进村入户宣传等方式,营造关爱女孩的良好氛围。镇计生办与辖区内各单位、村干部和村计生专干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制定奖惩措施,切实保证包保服务责任制的落实。在主要道路路口安装大型“关爱女孩”公益广告牌、打击“两非”有奖举报办法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促进社会性比”等性目标语。成立由卫生、公安、计生部门联合执法大队,在全镇杜绝非法B超,严格流引产药物的销售及流引产手术的管理,依法严厉打击“两非”行为。
(高田张洁)
鱼山:探索基层中医药发展新路
走进东阿县鱼山镇卫生院,古色古香的牌匾上面书写着“国医堂”三个大字。走进国医堂,笔者在一间诊室里看到,诊室的墙壁上张贴着人体经络图,一位中医师正在给一位病人进行刮痧治疗。这里的中医治疗器具一应俱全,有针灸针具、玻璃拔罐、刮痧板、牵引床、TDP神灯等,一股股浓郁的中药味扑鼻而来。
“中医是国医,所以我们叫它国医堂。近些年老百姓对中医的需求增大,推进我们加快了国医堂的建设。”谈及国医堂建设的初衷,该院院长李武坦言。
在李武看来,中医中药不仅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疗效,更在预防保健“治未病”领域有其独到之处。为此,鱼山镇卫生院进一步调整医疗服务模式,优化医疗资源,探索建立中医药和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将中医药融入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中。
鱼山镇卫生院在建立居民档案的过程中,同时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用中医理论对居民进行健康指导;与此同时,该院将中医药纳入康复体系,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此外,该院还以老年人、妇女、儿童等人群作为重点,利用体质辨识、养生保健、食疗膳食、运动疗法等特色方法,深入开展中医药保健与健康指导服务。
李武介绍,鱼山镇卫生院还以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为骨干,成立了健康教育讲师队伍,向群众普及中医药知识,每年创办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栏4期,举办居民医药健康知识讲座4期。
(杨秀萍王大杰)
韩集乡计生关爱流动人口
韩集乡计生办针对流动人口育龄人群的特点,为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育等方面困难,围绕他们的生活、工作和生殖健康等实际需求,按照“同管理、同宣传、同服务”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三项服务,成效明显,深入基层,为流动人口送去了温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践行群众路线,为流动人口家庭及老人开展送知识、送服务、送健康,为育龄妇女开展查环、查孕、查病等工作;为全体计划生育家庭开展一次计生科普知识宣传、进行一次生殖健康普查、发放一次免费药具、一次免费证件办理、核对一次基本信息、进行一次特殊困难家庭走访慰问,组织计生站人员上街设点,讲解十八大后的计生政策,密切联系了群众,加深了干群间的友谊。
(李秀伟)
顾官屯镇计生实施免费婚检孕检
顾官屯镇计生协会为了进一步倡导文明婚育,提高生活质量,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召开群众会议,开展政策宣传、帮扶助困、婚前孕前检查、生殖健康检查等服务,为计生家庭精心“烹制”的计划,并制定实施并免费婚前检查与孕前优生检查,进行婚前、孕前检查、产前筛查等干预,覆盖免费婚检与孕检的全覆盖免费婚检与孕检的全部内容,可有效避免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症等疾病的发生,减少缺陷儿的出生,提高人口质量,让计生优惠政策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保障他们的需求,体现党的温暖和关爱,建设“幸福家庭、幸福计生”,全面提升全镇广大计生家庭的幸福指数,通过实施村级计生工作月督查通报制度,强化了村级计生专干们的职责,督促她们在履行职责上下功夫,切实增强了村级计生专干的工作责任心。
(周海辉刘丽)
大桥千人家门口就业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优化,大桥镇和周边企业增多,用工需求量也明显增长,再加上离家近方便,企业待遇普遍提高,家乡创业条件相对改善,许多人把在“家门口”就业当作新选项。
大桥镇严格按照市县关于大力推动二次创业、招商引资和标准化厂房建设要求,结合全镇实际,实施了全民创业工程,以富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投资1亿元建设了汇鑫制钉产业创业基地,建设了厂房1亿平方米,硬化了厂内路面,配置了办公室、会议室等配套设施。
制钉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过程需要较多的人力,加工帽钉工序简单易操作,对农村在家的妇女、老人都可以做,加工地点可以选择在基地车间,也可以将钉子、钉帽带回家加工,加工完后送回基地,由公司收购外销,每人每年可收入1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
(张萌)
铜城街道多措并举促乡风文明
今年以来,铜城街道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培养新型农民,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促进乡风文明和谐。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街道依托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站点等阵地,组织农民认真学习上级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并以种养大户、农机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为重点,积极开展种植、养殖技能知识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以“四德”工程为抓手,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引导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倡树文明新风,提升道德修养,在农村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收到了良好效果。
(李伟王真)
新闻推荐
□陈晓李哲报道本报东阿讯为进一步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营造放心安全的食品市场,排除辖区内“五毛小食品”的质量安全隐患,东阿县食药局新城监管所于近日开始了为期两周的专...
东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