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众报东阿讯(通讯员崔颖孟凌云)东阿县姜楼镇魏庄村前街,矗立着两座清代早期石牌坊中的杰作——节孝坊和孝子坊,牌坊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在不远处的邓庙村,还有东汉画像石墓、武当庙和药王庙……这些古迹,处处透露出悠远古老的气息,让姜楼这座新兴的小城镇别具历史的厚重感。
为继承发扬优秀历史文化,延续传承传统历史文脉,东阿县的小城镇发展,不仅注重形式上的美观,更注重以特色经济为支撑,保持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工程的可持续性。当地的大桥镇、姜楼镇和牛角店镇等新型乡镇,均注重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风俗有机结合,坚持“镇当城建”,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定位。牛角店镇的“黄河沃土、繁华商街”,姜楼镇的“明清古韵、美丽姜楼”,大桥镇的“黄墙丹顶”的新中式建筑风格,都呈现出别样的历史风情与现代雅韵。对于这些科学发展的示范镇,东阿县每年拨付不少于1000万的补助资金。
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东阿县把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遗产融入城乡建设,不仅注重城镇和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更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和民间艺术传承,延续乡村历史文脉。黄河沿岸绿树掩映下的大桥镇,依黄河而生,依黄河而兴。“黄墙丹顶”的新中式建筑风格,与黄河文化相辅相成,成为这个小镇独有的特色。黄河大秧歌作为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形式,明末即在该镇于窝村兴起。每逢乡里赶庙会,这种秧歌调便响闹街头。秧歌气氛热烈、曲调浑厚,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还成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彰显东阿民俗文化魅力的努力,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山东省公布的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中,东阿县铜城街道办郑于村的传统民居和鱼山镇青苔铺村传统民居均榜上有名。
东阿县充分尊重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性,科学确定城镇化发展目标,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新闻推荐
“我们那时候叫国庆的可多了,比如那个唱歌的蔡国庆。”在第65个国庆节即将来临的时候,家住聊城东阿县高集镇的孙国庆,向记者讲起了自己名字的来历。“我的名字是我爷爷给取的,因为我出生的那天正...
东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