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众报东阿讯(通讯员崔颖孟凌云)“就近拉到公司,平均一亩地的玉米秸能卖二百五六十块钱,我这儿一共30亩地,光卖秸秆,就挣了7000多块钱。”东阿县姜楼镇咸集村村民刘庆纯说,跟以前烧掉、抛弃相比,这钱可是一笔不小的“额外”收入。
向刘庆纯等附近村民敞开收购玉米秸秆的,是东阿县华通小毛驴养殖公司。最近一段时间,公司一直挺忙活,每天都会有一车一车的玉米秸运来,这是公司600头黑毛驴的“美餐”。公司负责人刘洪正说:“我们准备下一步再养1000头小毛驴,所以必须先贮备饲料。”因此,今年这家公司掏出近百万元,收购了约700多万公斤的青贮玉米秸秆。因为开价高,周边村和乡镇很多农户都愿意把玉米秸秆送来。“有时候甚至夜里一、两点钟还有人排队。”
在东阿,日渐蓬勃的黑毛驴养殖产业为各个乡镇的玉米秸秆都找到了好“归宿”。牛店镇有5家养驴专业合作社,每家可消化周边400至500亩的玉米秸秆,而过腹后的秸秆再以粪肥形式还田,又能改善土壤结构。该镇的东源养驴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刁立春说:“我们合作社养了300头毛驴,回收秸秆的时候是直接派人去田间地头收,很受村民们欢迎。”
除了乡镇的合作社,城区的养驴基地也加入到秸秆回收的队伍中来。作为东阿县最大的黑毛驴养殖基地,东阿天龙牧业有限公司国家黑毛驴繁殖基地黑毛驴存栏量达1万头,这让公司成了全县秸秆回收的“大客户”。负责人王杰说:“我们公司招标办每年都会通过招标购入大量毛驴饲料,今年招标的草料中就包括县里的400万公斤玉米秸秆。”
东阿阿胶名闻天下,为了掌控阿胶的主要原料驴皮这一“战略资源”,近年来,东阿县开始全力建设原料生产基地,鼓励毛驴养殖。当地探索出“政府+龙头企业+银行+合作社”的合作模式:企业定价提供驴驹,定价回收成品驴;齐鲁银行向养殖户提供总投入50%、年利率6%的定向贷款;规模养殖户按不同规模还可获一次性补助10万元、20万元、30万元……在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先后有42家规模养驴场应运而生,一个巨大的玉米秸秆消费市场也随之兴起。
据统计,全县40多家毛驴养殖合作社,今秋一季就消化掉了5000万公斤玉米秸秆,这使得传统的秸秆焚烧、抛弃习惯悄然发生了改变。
新闻推荐
□刘芳报道本报东阿讯东阿县大桥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提升计生服务水平,完善计生惠民政策,取得明显成效。畅通便民窗口。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计生窗口,方便群众办事,简化办证流程,...
东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