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 临清新闻 阳谷新闻 莘县新闻 茌平新闻 东阿新闻 冠县新闻 高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东阿新闻 > 正文

东阿:站在新起点 奋力开新局

来源:大众日报 2016-01-24 14:12   https://www.yybnet.net/

△生态宜居新东阿△东阿阿胶城△盛放的东阿牡丹△东阿黑毛驴△东阿县人民医院外景△黄河岸边喜鹊飞东阿名片

东阿是中国阿胶之乡、中国喜鹊之乡、中国杂技艺术之乡、中国黄河鲤鱼之乡、中国油用牡丹之乡。

东阿县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省级文明县、山东旅游强县、省园林城市。全国优质小麦基地、中国梵呗音乐发祥地、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县、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山东十大品牌之都等荣誉称号。

□崔颖王兆锋

五年弹指挥间,五年阔步前行。“十二五”是东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是全县人民分享更多发展成果的五年。回望“十二五”,有策马扬鞭的激昂,有奋起搏击的豪情,也有砥砺而行的艰辛。五年来,东阿全县上下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提神、提速、提质、提效,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积极推进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百姓幸福和谐的“十大工程”建设,用心、用力、用机,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实力倍增的县域经济。五年间,每个增长的数字都跃动着东阿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成就与豪情。不断前移的排名背后,是经济社会切实的发展,是全县百姓切实的感受,是县域实力切实的提升。

东阿已经连续四年实施“百亿项目会战”,大项目、好项目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十二五”期间全县建成投资过千万元项目33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96个,累计完成投资664亿元。“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入250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了55%。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制药、机械、纺织、食品、新兴产业逐步壮大,全县经济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之上。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94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58倍,年均增长9.6%;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10.7∶57.7∶31.6调整到10.8∶53∶36.2,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了4.6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0.8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6倍,年均增长21.5%;五年间,东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71亿元,年均增长20%,是“十一五”时期的6.59倍。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预计累计到位资金254.3亿元。创新驱动计划带来了科技创新步伐的明显加快,截至“十二五”末,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79.1%。外向型经济实现新突破,进出口总额由“十一五”末的5612万美元增长到1.5亿美元,年均增长23%;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由46家发展到74家;“十二五”时期实际利用外资2249万美元,境外投资完成1543.37万美元。经济开发区发展框架不断拉大,入园企业达到137家,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税收2.7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4.1倍、4.6倍和2.6倍。

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农业是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东阿农业紧紧围绕“2261”发展规划,实现了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的优质高效绿色现代发展模式,总产值达到165.12亿元。“十二五”期间全县粮食、农资、良种、农机、家电下乡等各项惠农补贴资金达到11.84亿元。粮食总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被省政府授予“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被列为全省首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县”和“小农水重点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实施了中心河治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三年会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了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十万亩示范方1个、三万亩示范方1个。“东阿小麦”、“东阿黑毛驴”、“东阿鱼山大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48%。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达到9.6万亩,被授予“中国油用牡丹之乡”的荣誉称号。全县规模养殖户1420户,是“十一五”末的1.3倍。世界唯一以驴文化为主题的单体博物馆——毛驴文化博物馆正在建设。国内唯一的黑毛驴种质繁育中心——东阿天龙牧业有限公司国家黑毛驴繁殖基地建设完成。成功创建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区,“东阿黄河鲤鱼”被认定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唯一获得“中国黄河鲤鱼之乡”殊荣的沿黄县。

活力四射的第三产业。“山东旅游强县”、“山东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2014好客山东旅游创新示范县”,好生态为东阿换来了一众金字招牌。围绕“阿胶养生·梵呗养心·长寿东阿”品牌,东阿实施了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相继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处,国家AAA级景区1处,国家AA级景区2处;国家黄河森林公园1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阿胶养生休闲文化旅游园区”被评为山东省服务业先进单位;“东阿城区”被列为全省服务业发展40个重点城区之一;阿胶养生文化苑和鱼山曹植墓景区入选首批“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景区”名单,阿胶生物科技园和毛驴文化主题公园建设顺利;东阿鱼山地质公园通过省级命名批复,阿胶生物科技产业园、黄河天音旅游综合体和阿胶养生文化苑业态提升工程扎实推进,《东阿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山东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通过省级专家组评审。特色乡村旅游吸引力持续增强,编制完成《东阿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5家乡村旅游品牌农家乐和1个乡村旅游扶贫村获得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引导、项目带动、市场化运作,一系列行之高效的举措推动了东阿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突破6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服务业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占GDP的比重达到36.2%。

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阿胶名城、生态水城、宜居绿城”是东阿的城市定位,东阿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以生态水系综合开发为依托,大力实施城市“西扩南展”工程。“十二五”期间,城乡建设总投资完成263亿元,城镇化水平达到45%,提高了7.3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1平方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了3.1平方公里。以公园、广场为重点,以城市主道路为骨架,以单位居住区、游园为网络,建设了黄河文化公园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与良好生态效益的城市绿化精品工程,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0.6%、36.29%。整个城区形成了“绿树成荫、城园相融、绿水相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环境,被授予“山东省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山东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荣获“山东省创建幸福城市示范单位”称号。五年来,新建改建国省干线公路64.9公里、农村公路574.3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68公里。

民生财政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崔颖王兆锋

在东阿,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百姓需求是引领财政投入路径的风向标。东阿的民生工程从老百姓最关心的衣食住行入手,不重面子重里子,以百姓切实的幸福感引领民生资金的走向,打造出了高品质的“民生生态”,让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变化、改善、提升。

随着民生投入的持续增加,东阿用“小财政”写就了一篇“大民生”的文章,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都保持在66%以上,每年承诺的10件实事全部落实。五年全县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34万人,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达到12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达到2家。全市第一家县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县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工作全面完成,初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医保体系。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4.2万人次,新农合参合农民受益达382万人次。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大病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工作,基本实现了弱势群体救助全覆盖。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协调推进。实施了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校舍建设维修项目64处,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10处。计划2017年底前投资3亿元新建5所学校,新增7100个学位,解决日益膨胀的大班额问题。在全市率先启动校车安全工程,校车安全管理的“东阿模式”在全省推广;新增专用校车53辆,新增城市新能源公交车210辆;新能源城乡公交车达到100辆,基本实现了校车全覆盖、城市公交全覆盖、城乡公交全覆盖。公立养老机构建管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社会办医、社会养老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开启了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被誉为“全省药品零差率销售第一县”。被列为“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县医院在全省率先完成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县医院新院被誉为全国水平最高的县级医院之一。11处乡镇国医堂全部建设完成。深入实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四德榜”在机关、学校、农村、规模以上企业覆盖率达到100%。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县图书馆、规划馆、展览馆、演艺中心、游泳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投入使用。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运行机制,基本实现了“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了城市规划区控制性规划、城区主要道路改造提升、城区供水供气雨污分流管网、城区集中供热、农村公路路网网格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六个全覆盖。

完美生态成就鹊乡好景色

□魏新茹王兆锋

“碧湖水光映山色,草树繁花成景致。”蜿蜒流淌的母亲河,孕育了一代代东阿儿女,滋润了一方方鹊乡美景。山水相依,林木葱茏,喜鹊起舞,梵音绕梁。如今的东阿,犹如一幅水墨山水。“十二五”期间,东阿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全面加大财政扶持补贴力度,树立政府花钱买生态的理念,推动了生态环境大改善、生态经济大发展、生态文化大繁荣,谱写了美丽东阿、生态宜居的新篇章。

现代林业写意大美东阿。林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纽带,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五年内,该县共造林近20万亩,建设完善绿色通道400多公里,农田林网化面积66万亩、建围村林100多个、育苗5000余亩,实现了造林、采伐的良性循环,走上了健康、稳步、持续的林业循环发展之路。全县有林面积保持在5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48%,被国家林业局誉为“平原林业的一面旗帜”。丰富的林业资源带来的不只是生态环境的巨大收益,也为全县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探出了一条好路。随着林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按目前的价格计算,全县活立木蓄积量350万立方米,林木的年生长价值约5亿元,拥有130家木材加工企业,年加工木材21万立方米,产品涵盖家具、密度板、胶合板、板皮等多个门类;再加上木材经营专业户、木材运输专业户和小型木材加工户,林业产业的年产值约10亿元;全县林业的生态及经济价值,专家的评估是145.6亿元。

生态建设成就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受益的不仅是城区百姓。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东阿县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重点推进农村的环境整治工作,被列为第二批省级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被授予“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县”。截至目前,8个乡镇完成省级生态乡镇创建,80%的村庄完成“十二五”市级生态村创建目标。为推动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美丽乡村,该县以实施60个重点贫困村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为重点,依托“农村生态垃圾一体化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城乡垃圾一体化”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1123万元。在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群众3次满意度电话调查中分别居第12位、第39位和第24位,均居全市前3名。

两大国家公园打造“天然氧吧”。黄河国家森林公园把森林生态环境与东阿的黄河文化、吉祥文化、养生文化、梵呗文化融为一体,在保护森林风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逐步展开了黄河森林生态旅游,公园内三带十区景观建设已初具规模。洛神湖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与恢复工作全面展开,累计投资700万元,通过湿地恢复工程、湿地保护管理工程、科研监测、科普宣教工程,逐步恢复洛神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使湿地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全面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实现了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河迎检扮靓家园。“治污于内、御污于外”。在往年的海河迎检工作中,东阿县均取得了突出成绩,两次代表山东省和聊城市接受国家“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不仅是海河流域7个省(市、自治区)的第一名,也是全国9大流域25个省(市、自治区)的第一名。2016年,聊城再次代表山东省迎接国家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作为重点迎检县之一,东阿全县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抓推进。为保清流,县政府与各乡镇、相关部门签订责任状,重点抓项目,突出抓落实。2015年实施的3个水治理项目姜楼镇污水处理厂、大桥镇污水处理厂和洛神湖人工湿地升级改造项目全部完成;作为迎查亮点工程的县经济开发区国环污水处理厂湿地和洛神湖人工湿地完成2个升级改造项目,项目采取BOT模式建设,运行后将成为集水质改善、生态修复、景观旅游、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环保治理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治、用、保、控、安”的水污染防治体系。

新闻推荐

秦玉峰:我们想做得再远一些

就在每家企业都希望从“互联网+”中获一杯羹,并且把资产做得越来越轻的时候,秦玉峰却将东阿阿胶的业务做得越来越重。因为做了那些“重的事情”,他当选了“2015年度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

东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东阿:站在新起点 奋力开新局)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