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李凤国
12月19日,笔者一行走进道口铺街道高马, 一棵棵大叶女贞、小黄杨在村庄道路两侧绿意葱茏,一条条整体划一的排水沟为宽敞的水泥路保驾护航,一个个印有“卫生环保”字样的垃圾箱守护着乡村的幸福生活。一个普通的乡村,村容如此整洁,生活垃圾如何处理引起了好奇。
8时许,“收垃圾喽!一吨垃圾发的电, 三口之家用一个月。”一阵小喇叭声响起,只见一位身穿橘黄色马甲的老人,推着印着“清洁乡村”字样的三轮车从一个胡同里冒了出来。闻声而来的村民们家里的垃圾桶提到门外,倒进垃圾三轮车。老人叫马学民是村里的保洁员。他告诉记者,今年9月初,他通过竞争上岗,被聘为农村保洁员,工资归街道城建办发,每月800元。一放音乐,有垃圾的就把垃圾直接放垃圾车上,一天下来,马学民能收满5车垃圾。装满车后,就推到中心垃圾转运站。
道口铺街道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共投入200余万元,建设垃圾中转站1处、购置垃圾运输车1辆、配备垃圾箱300个、聘任村级保洁员150名、配发保洁三轮车382辆,形成了“户集、村收、街道运输、电厂集中处理”的环卫一体化格局。
道口铺中心垃圾站位于胡谢村南200米处,有3亩见方,周围用围墙围着。今年24岁的肖飞是垃圾清运员,一辆崭新的东风牌多利卡压缩式垃圾清运车是他工作中的好伙伴。他兴致勃勃地介绍说这辆清运车是街道投资24万元购买的,承载量是9吨,清运车采用进口电脑控制系统,全部填装排卸作业中需司机一人操作,不仅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改善了工作环境。肖飞说,垃圾运输工作量不很大,每天向垃圾发电厂送垃圾2次,上午11点一次,第二次是下午5点。
下午笔者搭乘肖飞的清运车来到位于道口铺办事处王尔镇村的聊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您们是今天来这里参观的第7批客人。”公司企宣部主任见到记者,笑着说了这么一句话。他一边引领我们参观厂区,一边介绍说,厂区分为灰渣填埋区、污水处理区、管理区和焚烧区,占地面积121亩,日处理垃圾将达600吨,年发电量在0.96亿千瓦时。经过技术上的连续升级,目前1吨垃圾可以发电330度,正常情况下,三口之家可以使用两个月。
记者观察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整个流程采用全自动化控制系统,垃圾进入炉排之后,经过干燥炉排、燃烧炉排、燃尽炉排进行充分的燃烧,炉排的设计保证垃圾的充分焚烧并维持炉内温度大于等于850度,以保证二噁英充分分解。记者看到在焚烧厂外面有一个电子公示牌,上面显示的是每天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污染物的数据,以便于公众和政府的监督。
新闻推荐
...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