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可新 通讯员 谢锦花
再次见到蔡金敏,是在聊城首个社区老年大学——广场社区活动室里,她和她的戏迷朋友们正在向老年大学聘请的老师张建光学习表演,他们学习的劲头,十足地仔细和认真。
学习完毕,她拿起上课前烧好的热水壶,喊道:“喝水来啦,甭管是唱的听的,大家伙都喝口水润润嗓子咯,也暖和暖和身子。”
蔡金敏,今年58岁了,从小就喜欢听戏唱戏,2005年从长虹商贸有限公司退休后,闲下来了就想着是圆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和一些老戏迷参加了广场社区豫剧协会,每周好几天和这些戏迷们在一起,生活是有滋有味。
“要说过去的这2013年,我们最大的感受啊就是更乐呵了,最大的变化就是社区老人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社区老年大学,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表演更上了一个档次,今年参加了社区消夏晚会、九九老人节文体展演,可都获得不错的成绩哩。”
据蔡金敏介绍,原来他们这些戏迷在一起唱戏,虽然也挺好,但是缺少专业老师指导,缺乏系统教学和训练,有时候练错了也不知道。想去市里和区里的老年大学里学吧,离家太远很不方便。社区的领导看在心里,决定成立我们自己的社区老年大学。经过充分准备和协调,2013年5月9日,广场社区老年大学正式揭牌成立。为了把老年大学办好,社区专门配备了近200平米的活动室,配置了电脑、电视等多媒体设备、课桌椅、授课黑板等必需品,社区里一名专职工作人员管理,还有社区5名老党员兼职管理,蔡金敏就是其中一个。现在大学里设了豫剧、京剧两个专业班,聘请了多名聊城市老年大学专业老师为学员们免费授课。在自己家门口上大学,大家都高兴,老年大学一成立,就吸引了很多退休老人入学,现在社区老年大学的学员有60多名,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50岁。“这不,今天张老师来给我们上正规系统的豫剧表演课,我们练得更起劲了。”
正说着,“小敏,快来快来,张老师要上下节课了!”正在练习的周广芹阿姨催促着蔡金敏。“来啦来啦,伙伴们,走起!”
新闻推荐
...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