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企业天工岩土车间一角本报记者 张彩凤 特约记者 韩剑飞
在全市上下你追我赶、奋力赶超的大背景下,地方经济如何在挑战和困难面前赢得新一轮发展,如何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协调推进?地处聊城城区西大门的东昌府区侯营镇,用全镇干部群众的勤奋与智慧,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谱写出经济腾飞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2013年以来,侯营镇紧紧围绕市、区“三步并作两步跨、三年力争翻一番”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招商引资为主攻方向,以小城镇建设为工作重点,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各项经济和社会指标均创历史最好记录。2013年,侯营镇国民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8.4亿元,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9亿元,增长64%;民营经济税收预计完成6116万元,增长185.8%; 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完成2924万元,增幅207.1%。民营经济税收和财政收入增幅全区排名第一,提前两年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年翻番的目标。
全力招商引资:
大项目打造发展强引擎
“招商引资是乡镇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已在侯营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城建壮镇、商贸兴镇”的目标,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镇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据了解,2013年以来侯营镇共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共14个,已投产的8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已开工建设即将投产的5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签约并办好前期开工准备的工业亿元项目2个,拟签约项目1个,正在洽谈亿元个项目5个。全镇固定资产协议额10.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6亿元,工业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8亿元,实现利税4.2亿元。
筑巢引得凤凰来。侯营镇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面积600亩,其中工业用地530亩,区内已建成水泥路2条2.3公里,下水道2公里,桥涵3座,架设高压线路2000米,路灯30盏,绿化、电信、宽带、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同步实施。集中区已建成标准化厂房4万平方米,今年又投入近50万元拓宽道路、绿化、下水道、路灯等基础设施及美化亮化工程。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侯营镇招商引资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目前占地50亩的海润电机厂交直流发电机有限公司落户工业集中区,上海同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投资均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都先后在工业集中区落户。
推进城镇建设:
农业乡镇旧貌换新颜
城镇面貌,既是一个地方最耀眼的名片,也是一个地方经济情况的最直接体现。
地处聊城城区西大门,侯营镇的位置尤为突出。党委一班人意识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把城镇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让聊城城区的西大门“靓”起来。
2013年以来,侯营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小城镇“六个一工程”目标任务,咬定城市次中心镇高标准定位,着眼规划,着力投入,强化管理。据介绍,在小城镇建设上,该镇2013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400万元,重点实施三大类项目:镇驻地振兴街改造工程、青年路步行街建设工程和田庄新村二期工程。在镇驻地改造上,镇里先后投入60万元,新装路灯41盏,铺设下水道2300米,新建了1800平方米的便民广场,并对s316省道临街1300米长的界面进行彻底整治,全力打造新型示范一条街。现在,s316省道周围的面貌焕然一新,百姓拍手称赞。
城市建设需要大投入。侯营镇创新思路,创新机制,为城镇建设注入强大活力。2013年4月中旬,侯营镇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引进投资商建设老鸦陈社区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4000万元,规划占地面积18.8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48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18000平方米,目前1#、2#楼100户已交付使用,3#至7#楼90户16500平方米主体已经完工,正在对社区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改造,已修建了社区周边的主要道路,安装了路灯、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其他设施将陆续进行建设。
主攻富民强镇 :
让发展的后劲更足
财政收入的高低,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将直接决定一个地方的社会发展和建设水平。
统计显示,到2013年年底,侯营镇民营经济税收累计完成6116万元,同比增加3975.8万元,增加额全区排名第四,增幅185.8%,全区排名第一。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924万元,同比增加1972万元,增加额全区排名第四,增幅207.1%,全区排名第一,财政收入首次突破千元大关。
欠发达乡镇如何不断增加财政收入?原来,侯营镇重点实施了三大攻坚工程,即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推进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全力确保财政收入“超千万”。
从2012年开始,该镇党委政府把三大攻坚工程工作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镇长担任组长,抽调专人成立三大攻坚工程领导小组指导全镇工作。在区直机关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三大攻坚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统计显示,2013年,当地低收入户脱贫524户1867人,脱贫率45.2%,超过当年35%的预期目标,至今无一户返贫;连庄、前卢村两个集体经济零收入村,在粮食局和区医院的帮助下实现破零,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31.96万元,其中最高村达12余万元;2013年全镇可实现财政收入3000万元,圆满完成了“超千万”任务。
村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当地发展的“瓶颈”。在“破零”工程方面,该镇分类指导,采取三种模式:依靠自身资源,有效利用村里现有资源,开发存量资产,并盘活对外承包,增加资产性收入;以各村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依托广泛寻求合作,发展民营经济,培植财源;结合各村实际,成立各类服务型经济实体,兴办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种、苗、技术、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据统计,2013年该镇已创建专业合作社23个,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与此同时,他们还将着力通过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能人大户在乡兴办企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目前,侯营镇已经实现村集体收入42.6万元,并力争让全镇一半以上的村集体经济突破5万元。
专注惠民工程:
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百姓
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直是侯营镇党委政府关注的重心。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该镇呈现出和谐平安的喜人景象。
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需要一个平安稳定的大环境。近年来,该镇努力开展平安乡镇、法治乡镇的创建工作。在创建活动中,他们针对市场经济中的薄弱环节,重点打击各种强买强卖、强装强卸、欺行霸市等不良行为,努力营造客商投资放心、群众生活安心的良好环境。2012年、2013年侯营镇连续两年实现了“零上访”目标。
在各项惠民工程中,该镇还注重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软、硬件进行清理整改。在教育上,他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强化素质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以创模为契机,强化环境教育,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在农村医疗改革方面,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8%。在计划生育工作中,他们以优质服务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达97.98%。与此同时,他们还进一步完善时代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在安全生产领域,该镇强化责任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防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骄人的发展成绩面前,侯营人没有骄傲,他们已瞄准了新的发展目标,那就是抓住全市“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黄金机遇,承接五环工程开发的辐射,做城区发展的腹地,打造江北水城靓丽的“西大门”,将侯营建设得更加美丽!
本版编辑/版式 张彩凤
校 对李可新
图片提供 韩剑飞
新闻推荐
...
聊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聊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