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区做出了“争当全市东融西借、跨越赶超排头兵”的战略部署,“东融西借 跨越赶超”是全区工作大局,是全区人民的共同事业。这一艰巨任务的完成,需要全区上下、方方面面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作为全区新闻战线的一名编辑记者,我将始终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积极的作为、更加努力的工作,为我区的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更真切地感知群众的忧乐冷暖,从而更好地肩负起新闻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全区“倡廉洁新风,树为民正气”系列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以来,《东昌时讯》充分发挥区委机关报的舆论宣传主阵地作用,结合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扎实推进,组织报社编辑记者走向城市社区、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记录寻常百姓的真实生活,反映普通群众的真情实感,讴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采写的大量生动鲜活的好作品,从不同侧面记录了时代的深刻变迁,也在火热感人的现场得到了锤炼和升华。
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记者和百姓的心贴得更近。作为这一活动的亲历者,报社全体同仁兢兢业业做好新闻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教育了我。而作为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深刻地意识到,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人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老师。真正的转变工作作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应该成为我们宣传思想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和职业追求。记得去年年底,报社总编郭广亮同志在一次新闻采访过程中,偶然得到一条新闻线索:我区梁水镇一位村民,在丈夫因车祸死亡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为了追要已经判决但尚未执行的赔偿款,先后三次进京上访,面临事发地不在本地、判决机关不在本地、执行难的实际,当地党委政府想千方设百计,为她追回了未执行的13万元赔偿款。感动之余,这位村民执意要送去一面锦旗以表谢意,却被镇里婉言谢拒。获知这一新闻线索后,我们立即意识到,这是件很有价值的好新闻,决定抢时间采写这条新闻。于是,郭总编带领我,冒着严寒,三次赴梁水镇,并深入当事人家中进行走访座谈,挖出新闻背后的感人细节。采访结束后,我连夜写出了2000多字的文稿,第二天经报社领导修改和进一步完善后,以“上访户:一面没有送出的锦旗”为题,发表在12月27日的《东昌时讯》二版倒头条位置。12月28日,《聊城日报》B1版在倒头条位置,以《镇政府为民维权 上访户讨回赔款》为题,将该稿件进行了重点刊发。这条温馨的“上访”新闻,弘扬了社会正气,通达了社情民意,避免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见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常言道,穿梭于文山会海中,永远采撷不出“带露水的鲜花”,只有双脚真正踩在黄土地上,新闻报道才能散发泥土芳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发扬“靠双脚跑新闻”的精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将生活中的正能量不断传递,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东昌府区新闻宣传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刘颖)
新闻推荐
...
聊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聊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