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府区从完美解决素质教育和学业成绩两者之间矛盾冲突的教育方式着眼,一直在追寻一个既让学生在课堂上乐学、好学、善学,又能让他们在中考、高考中取得优秀成绩的教育理论及实践模式。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生本教育登上了东昌府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舞台——
初识生本教育
把以师为本、以考为本、以本为本的教育转变为以生为本的教育,把追求短期指标的课堂转变为追求人的发展的课堂,促进学生的、教师的、校长的和区域的教育大转变,实现学生“学习快乐、素质发展、成绩优异”的目标——生本教育所倡导的恰是东昌府区教育所追求的。
可以说,生本教育是适合东昌府区教育发展的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模式。于是——
请进来。2012年5月23日,邀请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在聊城实验中学千人大礼堂,为该区所有校长及骨干教师做生本教育报告。通过该次报告,让与会的教育工作者初步了解到了生本教育这个理念,直观感受到了传统教育与生本教育的区别。
走出去。2012年6月18日,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聊城二中校长李若龙带领聊城二中100余人的骨干教师团队,赴沁阳一中实地考察学习。然后,他又带领14名年级组长又奔赴生本教育初始实践基地——广州华阳小学求取真经。
通过考察学习,坚定了要让生本教育在东昌府区生根发芽的信念。区教育局局领导班子成员经过集体研究,拍板决定——实践生本教育
东昌府区决定把聊城二中作为生本教育的改革试点。2012年9月,聊城二中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全面展开生本教育课堂改革。
在践行生本教育的过程中,聊城二中坚持了三项原则:一是先干不争议,有计划有步骤地往前推;二是先临摹不议论。就课改模式而言,他们借鉴了其他课改先进校,为教师做出一种示范,在此基础上创新;三是先做不评论,把细节抓严、把过程做实,之后再总结反思。
经过一年半的实践探索,聊城二中的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生本教育的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学校及时进行了总结。
教师的变化:
老师们的总结感悟《倾听花开的声音》《对话》结集出版6期,其中老师们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
生本教育挽救了我的教育生命;
生本教育促使我从劳动模范向优秀教师转变;
生本教育让我加深了对各位同仁的了解,让我对学校有了更强的归属感。
学生的变化:
学生们在生本感悟《花香满园》中,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生本教育让传统课堂上的“差生”找到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生本教育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生本教育让学生学会了更多地去审视自己。
作为生本教育改革的试点单位,聊城二中取得的成效坚定了东昌府区全面推行生本教育的信心,区教育局决定——用生本教育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
优质教育的根本是优秀教师,无论多么完美的教育模式最终都要靠教师实施。有鉴于此,2013年年初,东昌府区教科所开展郭思乐教育著作专题读书活动,用生本教育理论武装教师的头脑。
区教育局向广大教师推荐了郭思乐教授的三本书:《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谛听教育的春天》,要求他们在一个学期内读完并在本校内组织教师交流读书感受,领悟生本教育的精髓,并把生本教育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13年12月16日-25日,全区先后举办了7场读书论坛活动,参加人员均是各学校一把手、分管业务的校长及各单位优秀教师。在该活动中,共有47名教师作了精彩的读书报告,30名校长结合生本教育思想阐释了自己的办学理念。
作为东昌府区下一步教育发展的新型教育思想,生本教育的种子已经根植在东昌府区教育的土壤里,下一步就是对之悉心培植,静待花开。
(通讯员 邱子华 于海涛 葛春池)
新闻推荐
...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