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后,聊城相继成为郡、州、路、府的治所,是鲁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元代 (公元1279年—1363年)会通河的开通,促进了聊城经济的发展。
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沿会通河经过临清,在《马克·波罗游记》中作了精彩的描述:“沿途见有环墙之城村甚众,皆隶属大汗,其中商业茂盛,为大汗徵征赋税,其额甚巨,此强格里城(临清)中央夹有一宽而深的河流经过,河上运输有丝、香料及其他,巨贾货物不少。”廖廖数语,元代临清的繁荣跃然纸上。
随着河运的发展,明清时期聊城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聊城时称东昌府,被誉为“江北一都会”。临清、阳谷也成为运河沿岸的重要商埠,时有“北有苏杭,南有临(清)张(秋)”之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形成了具有兼容性特征的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这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社会背景和生动详实的素材。 王鲁清
新闻推荐
核心提示“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以后一定好好表现,希望大家给我一次机会……”在黄岛法院庭审现场,盗窃同事财物的被告王某悔恨不已。鉴于受害人予以谅解及所在单位愿意接收他回原岗位工作,黄岛法院对犯...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