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多驴皮,哪来5000吨产量
寒意猛烈,也正是冬令进补的时节。作为传统的补血佳品,由驴皮熬制的阿胶尽管“名贵”,却深受欢迎。可你是否担心过:掏出不菲的钱款,买到的却是用牛、猪、马皮甚至工业用皮等原料熬制的伪劣阿胶?业内人士指出,以原料驴皮供应计算,阿胶年产量应该只有实际销量的六成左右。这意味着,可能有近四成假冒原料混入了生产环节,化身为形形色色的“阿胶”产品,堂而皇之地在市场售卖。
全年驴皮供应只够产量六成
这是一组耐人寻味却不耐推敲的数字:
山东阿胶行业协会根据100多家阿胶生产企业的年生产量报表推算,阿胶年总产量至少在5000吨以上。
来自阿胶行业龙头企业东阿阿胶公司的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按中国市场阿胶销售量估算,需要驴皮400万张左右,而国内供应总量不足180万张。
据国家畜牧统计年鉴显示,我国驴存栏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1100万头,下滑到目前600万头。
阿胶行业专业人士董书光介绍,按照每年正常出栏120万头计算,再加上驴皮进口因素,全年可生产的阿胶总数量也就在3000多吨。全年可供制胶的驴皮,只够实现当前产量的六成左右。
山东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测序中心主任步迅说,由于驴繁殖难、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以及规模化养殖困难,造成我国驴存栏量持续下降。供需矛盾导致驴皮价格逐年大幅攀升,原料驴皮价格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一张驴皮价格2000元至3000元之间,而一张马、骡子皮才200元,猪皮和一些制作皮鞋、皮包剩下的下脚料就更便宜。”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受暴利驱使,一些厂家在阿胶原料中掺假的行为屡屡出现。由于价格相对低廉,这些伪劣阿胶产品通过贴牌或者散卖等形式,销售到偏远的县乡一级超市或药店,或者通过网络渠道打着低价的幌子销售。
价格相差甚远其他毛皮熬制
阿胶属名贵中药,是山东特有的传统名品,全国九成以上的阿胶产自山东。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分会常务委员、中医师闫石说,药典明确规定,阿胶只能采用驴皮熬制,有补血滋阴润燥功效。其他动物毛皮熬胶功效各不相同,其中牛皮熬胶叫黄明胶,其功能与阿胶相似但效果次之,而用马皮熬制的“阿胶”效果恰恰相反,马皮药性下(行)血,“孕妇一旦食用后,极有可能导致流产。”
“驴骡、马骡的原料皮,在感官上和驴皮难以区别,容易被用来掺假。”步迅说,骡皮因有马的基因,所以也不能熬制阿胶。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阿胶产品种类杂乱,每公斤价格400元至4000元不等,价格相差甚远。
据山东阿胶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前每张驴皮不足500元,2014年已突破1500元,2015年平均收购价格每张超过2600元。每张驴皮预计可生产阿胶1.5至2.5公斤阿胶,仅驴皮的成本就达到平均每公斤1200元以上。
“市场上低于成本价的阿胶,肯定不是纯驴皮熬制而成的正宗阿胶。”业内人士说。
办法
毛驴“身份证”推动行业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阿胶行业面临两个“鉴定难”,一是原料鉴定难,皮张混入骡子、马、牛、工业皮、屠宰场的下脚料皮等,传统鉴定方法受到挑战;二是产品鉴定难,掺假阿胶产品繁多,药典方法滞后,跟不上造假技术。
步迅说,近几年国家对阿胶产品主要检测掺假的目标是牛皮,即牛源性成分,而对于马皮、骡皮、猪皮等成分未做强制要求,这给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各种手段混淆驴皮留下了空间。
据阿胶生产行业人士介绍,目前仅仅依靠“头、耳、尾、蹄”齐全、整张驴皮的传统检测手段,已不能完全满足生产企业的需求,关键是在源头控制驴皮原料的真伪。
据了解,近年来,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陆续在全国建立了20个毛驴药材养殖示范基地,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可溯源的全产业链模式。通过物联网技术,对毛驴进行植入芯片,给每头毛驴一个“身份证”。此外,山东一些阿胶企业还将DNA分子鉴定技术应用到驴皮原料把控、阿胶成品检测。消费者通过DNA查询系统,输入“产品批号”,可查询到成品对应的“DNA检验报告”。
步讯说,DNA全检为阿胶生产从源头质量把控到产品质量鉴定建立了技术保障体系,将推动国内阿胶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声音
省人大代表建议提高“驴的待遇”
山东省人大代表、东阿阿胶传承人、总裁秦玉峰大概与驴打交道久了,自己也有了一股“倔驴”劲儿。
继去年在山东省人代会秦玉峰提出为驴争待遇的建议后,今年他再次提出“驴建议”。这次,他与***联系了起来。
秦玉峰表示,驴的待遇问题不解决,他就会一直“建议”下去。
秦玉峰告诉记者,去年的“驴建议”,效果还不错。去年6月,全国现代畜牧业建设工作会议在中断十几年之后在山东省聊城市召开,农业部韩长赋部长专程到东阿阿胶调研国家黑毛驴繁育中心,并要求农业部相关司局做好驴产业扶持工作。
但养驴产业仍然面临困境:由于驴产业发展缺少规划引导、缺少政策扶持、缺少政府投入、缺少科技研发推广等问题的长期累积,由于养驴经济效应的长期处于低位状态,严重削弱了农户养驴的积极性,制约着驴业的发展。
秦玉峰认为,要想发展壮大驴产业,使养驴成为农业致富的途径,解决驴的待遇问题仍是当务之急。他希望将来养驴享受牛羊养殖同等政策。
为此,他建议,给予养驴同等政策待遇。给予驴公平待遇,享受与牛、羊等草畜同等的政策待遇和推进措施,对驴业合作社、家庭养殖场、养殖大户等新型驴业生产经营主体,特别是对能繁母驴、良种快繁等项目,给予与养牛、养羊一样的扶持和补贴。
链接
四招辨真伪
1第一招:看外观!
正品阿胶胶块外观是有标准的。胶片外表平滑,无气孔油孔;边角无缺损;厚薄均匀,四边笔直,无刀痕,无弯曲。拍碎断面光滑,企业名称印字清晰。假阿胶可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胶块大小厚度不均一;油孔、气泡较多;胶块色泽不对;胶块有缺角;胶块擦胶的竖直条纹不直,或很浅;胶体不平,有弯曲、翘角;内包装印字不对,等等。
2第二招:闻气味!
闻阿胶的气味是鉴别不可缺少的手段。分别先在真胶、待鉴别阿胶背后各哈一口气,仔细比对,能闻到阿胶的气味差别。真胶有特有的一股“胶香味”,是“清香”的,伪品会有股“杂味”,很浊,甚至是腥臭味。
3第三招:融一融!
拿出两个小口杯子,倒半杯热水,分别在两个杯子上放置两种胶块,4分钟后便见分晓。扣在杯口的一面由于热气的熏蒸,会有一部分胶发生融化。真品一般比伪品明显融化度好。再去闻味道,这时胶味更浓,就更容易分辨了。
4第四招:尝一尝!
最可靠的是亲自品尝一下。敲碎一小块胶,放进嘴里。先仔细品真阿胶的味道。感受下两种胶的差别。真胶的清香,伪品味道浊,发苦,发腥。这种苦味腥味便是杂质太多,技术不过关造成的。
◎相关新闻
朋友圈买阿胶糕吃后腹泻维权难
近日,广州市民陈女士向记者投诉称,自己在微信朋友圈买了一斤多阿胶糕,刚吃了一次就出现拉肚子症状,向卖家申请退货反被拉黑。记者调查发现,与其他网购平台相比,微信朋友圈食品监管仍处空白,常会遭遇维权难。
帖子很诱人
据陈女士介绍,闲逛朋友圈时发现一条自制阿胶糕的帖子:“祖传秘制阿胶糕手艺,纯手工制作,用料足,不掺假,良心制造。每日供应量有限,欲购者请私信卖家预订”,帖子还附上了微信号和几张诱人的阿胶糕照片。
出于对朋友的信任,陈女士向那个私人微信号发起了申请。很快,卖家通过了陈女士的申请。卖家称,由于阿胶糕为纯手工秘制,价格比普通阿胶糕贵,半斤就要200元。碍于价格,陈女士并没有马上购买。
服用后腹泻
之后几天,陈女士每天都看到卖家在朋友圈推送的信息,全是有关阿胶糕的文字和图片。越看越动心,陈女士最终向卖家支付了500元,买了一斤多阿胶糕。
当晚,按照卖家提供的服用方法,陈女士吃了一块,不久便出现腹泻症状。把情况告知卖家后,卖家却表示腹泻与陈女士的体质有关,并非阿胶糕本身有问题。
陈女士表示想与卖家进行视频,看一看阿胶糕的制作环境。对方先是表示不在家无法视频,而后又称厨房装修过几天再视频。几天后,当陈女士试图再次联系卖家时,发现已被拉进了黑名单。
维权遇困难
事情发生后,陈女士希望通过合法途径把500元的阿胶糕退掉,几经周折,得到的结果却是,对该微信号进行“短期封号”处理。
在记者陪同下,陈女士拨打了12315热线。客服人员表示,客服人员解释称,陈女士这种情况只能向微信平台投诉,12315无法受理。
无奈之下,陈女士又尝试向微信平台举报,很快收到“微信团队”发来的举报成功通知。通知显示,阿胶糕卖家已被确认有违规行为,微信平台已对该号进行了“短期封号”处理。但对于陈女士的退货要求,微信平台表示无法实现。
一位微信平台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微信与淘宝、京东、一号店不同,后三者是网络交易平台,法律可以要求其对网店进行监管,而微信是社交沟通平台,目的不是交易。如果有人举报某个微信号存在欺诈行为,微信只能对其进行审查,核实后进行封号处理。
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没有户口结不了婚民警调查解决难题日期:2011-06-24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