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营商环境改革”
□ 本报记者 李梦 高翔 孙秀岭
聊城市委书记孙爱军在日前主持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监督员代表座谈会上,面对面听取部分企业家对聊城市优化营商环境以及开展监督工作的意见建议,邀请各位企业家揭“短”挑“刺”。这是继“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后,通过企业家监督评价进行营商环境测试的重要形式,目的是进一步倒逼营商环境改革,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孙爱军在会上说,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是社会财富的重要创造者。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的感受最直接,企业家的发言最权威,企业家的评价最真实。
去年以来,聊城市曾先后召开过5次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其中2次民营企业座谈会,2次国有企业座谈会,1次营商环境座谈会,市领导多次到企业调研,现场召开座谈会,听到了不少“短”和“刺”,有的是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关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真知灼见,有的是为聊城长远发展谋划的战略思考。
“短”和“刺”正是改善营商环境的导向。聊城市已取消市级权力事项39项,下放52项;完成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试点任务,“基层一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大力推行“零材料”“零成本”“零距离”、1个环节、2小时办结的企业开办“3012”服务模式,聊城市营商环境评价也从全省最后一位前移到第七位。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最有发言权。企业家要做捉害虫的啄木鸟,而不做报喜的喜鹊。“希望大家放开手脚、直面问题。作为一名监督员,就是挑刺的,而不是唱赞歌的。要做捉害虫的啄木鸟,而不做报喜的喜鹊。”孙爱军说,“监督员工作开展的成效,关键在于所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的程度。企业家监督员是来监督我们工作的,如果我们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提出来了还不改,就要严肃问责。”
相关链接:
企业家监督员们如是说
有企业提出,疫情期间,省政府下文,对应急保供企业给予一定资金奖补、对春节到2月9日复工复产的疫情重点防控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前段时间,有关部门对有关情况进行了统计。目前,资金还没有到位。聊城市责成市工信局、市财政局落实。
有企业建议,尽快举办企业家监督员培训班,到杭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学习考察优化发展环境举措,促进观念理念转变。聊城市责成组织部门落实。
有企业建议,在科技研发方面给予企业更多资金支持,比如,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聘请专家教授到企业开展研发,对于他们的工资待遇等方面,出台一些政策方面的支持。聊城市责成市财政局、市科技局落实。
有企业指出,项目进行申报过程中,需要准备很多要件和材料,正常审批流程下,必须全部满足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审批。建议企业申报的时候可以只要核心要件资料齐全,并保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剩余部分的准备,就能够审批或者进入下一步准备。聊城市责成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落实。
有企业指出,信息共享平台不够完善,各部门信息互联互认程度较低,企业向不同部门重复提报材料的情况依然存在;且难以建立全方位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聊城市责成市大数据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落实。
有企业指出,与发达地区相比,本地企业获取金融政策的途径较少,很多好的政策,企业能够满足条件,但是因为不能及时了解到政策,导致享受不到政策福利。聊城市责成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落实。
新闻推荐
东昌府讯疫情防控期间,区教体局组织校长、教师进行网上研学10756人次,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自2月24日以来...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