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新闻 临清新闻 阳谷新闻 莘县新闻 茌平新闻 东阿新闻 冠县新闻 高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聊城市 > 莘县新闻 > 正文

科第连甲小城 济北诗书之薮

来源:鲁北晚报 2014-04-15 18:06   https://www.yybnet.net/

■魁星阁与风水台 ■保存完好的文峰小学大礼堂 ■文庙大成殿

古城镇驻地东南,有一长宽各有300多米,水深达2米多的大湾,此湾名叫齐云湖,俗称风水湾,是该县有名的南湖。位于南湖中的台子就是文峰台(俗称风水台)。清朝诗人李钟峤曾作诗:“斗大仙城迥不群,峰高矗立映斯文。连天拔地东南美,毓秀钟灵草木芬。沪上光芒雄一柱,城头笔阵扫千军,振衣绝顶冲霄汉,佳气还蒸泰岱云。”当时这里是多么的富有诗意。如今这里常年不断水,芦苇茂盛,鱼虾游弋,水鸟翻飞,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沾化县志》记载,魁星楼始建于1924年,高七丈多,1945年被毁坏。现在的魁星楼是在该遗址上重修而成的,保持了原有风貌和功能,站在楼上,古城风景尽收眼底。传说魁星是文运之神,乃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为读书士子的守护神。正是有着这样的传说,历代人们都把魁星当做文运的象征,遍筑楼阁祭祀。

古城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初期,最初由知县李子文创建,以后不断扩建修葺,有大成殿、东西庑、崇圣祠、名宦祠、名贤祠、文昌阁、戟门、棂星门、泮池、明伦堂等,整个建筑古朴典雅、气势恢宏,整体结构为南北向三进院落,层层递进,起伏有致,充分展现了清代建筑的空间之美。

古时候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要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从棂星门入孔庙,穿过泮池,进入大成殿礼拜先师孔子,然后到儒学署拜见教官,这个入学仪式称为“入泮”。在泮池上有一座桥,此桥名为泮桥,但人们习惯叫它做“状元桥”,因为桥面镶有一块浮云石,意为“平步青云”,所以也有规定,只有“三元及第”者才可荣幸地由此桥“青云直上”,才是名正言顺的“脱掉烂衫换紫袍,脚踩云梯步步高”。未进第者,不得由此桥走过。

文庙大成殿的位置是沾化县的海拔最高点,“大成”出自于《孟子》一书: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也。意思是说“孔子是集中古圣先贤之大成者,他的思想学说就像一曲完美无缺的音乐一样,有始有终、志向高雅、并且已经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整个大殿,西阔七间,进深三间,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气势雄伟,檐下是层叠如云的三踩斗拱,宽大的月台,都体现出这种气势的所在。

沿着古城历史的足迹,徜徉在古老的记忆中,仿佛在这岁月的风剑霜刀中感受到了古风旧韵的留存,而一切往事也如春风化雨融入了我们的心田,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魁星占斗

文庙重生

明朝正德年间进士丁汝夔,是古城镇管家庄人,曾官居兵部尚书。他生而聪颖无书不读,记忆超群,文才出众。嘉靖二十八年,他升任兵部尚书兼督团营。当时,蒙古俺答汗骁勇善战,经常进犯边关,成为明朝北部地区的主要对手。而朝内严嵩擅权,混乱不堪。刚正不阿的丁汝夔,为官期间曾数次“得罪”严嵩,被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直逼京城,严嵩勒令丁汝夔不许轻易出战,蒙古兵肆掠京城周边八天,民间都将其归罪于丁汝夔,严嵩更将所有罪名推到丁汝夔身上,嘉靖帝将丁汝夔斩首,其临刑大呼“严嵩误我”。隆庆初年,丁汝夔被追复原官。

丁汝夔被冤杀之后,一李姓管家不顾年高体弱日夜兼程赶到沾化报信,老管家把丁汝夔的冤情说完后就闭上了眼睛,丁家原籍人员得信后离开逃难。丁汝夔儿子丁懋正被流放,妻子生下一子交予管家孙明,孙明历经艰辛将丁继志抚养成人并认祖归宗。为使后人永记李孙两位管家的恩德。丁家人将丁家庄改名管家庄,并在每年清明祭祖时,先从管家坟祭起,数百年未变更。

此外,万历进士丁懋逊官至工部侍郎,清代李恪、李忱兄弟善诗文,工书画,号称“济北二李”。吴继震、耿翔仪堪称一方大儒,名动齐鲁大地。王金奎精于诗书,通金石,鉴古玩,全城尽知。这些都与古城的教育事业发达有着重要的关系,过去古城的教育在鲁北地区享有盛名,书院林立,教育发达,有县学、南湖书院、将陵书院等多所各式学校。

据《沾化县志》记载,沾化县学由文庙和学校组成,县学内有教谕主持,训导佐助。县学至今仍存有两栋清代古建筑,北边三间青砖灰瓦、高脊飞檐、翘椽剔透,屋内雕梁画栋、彩漆艳丽。中间一间,有一宽近2米砖砌台阶甬道,比东西两间高半米,虽年久失修、但整体仍基本完好。往南约20米处还有三间,但屋顶已经改建,现已坍塌,后墙用青砖砌成的门口、窗口花牙整齐、错落美观。屋内东西两山墙,用多边形青砖装饰成菱形图案,大小如门,立体感很强。站在这些建筑之中,仿佛又听到了那朗朗的读书声。多少有识之士在这里苦读,求得治国济世之真谛,显身扬名之经纶,“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斯文之地

名儒代起

□晚报记者 孙洪师/文 张滨/图   通讯员 吴宝双 丁卫

踏着青砖铺就的路面,绿树环绕,小鸟轻鸣,漫步在古城的小巷,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古城历史悠久,名人荟萃。据《沾化县志》记载,自明洪武年间(1368年)至清宣统元年(1909年),540年间沾化共考中进士40名,(其中武进士4名),举人127名(其中武举人17人),贡生385名。36名进士中,古城竟占了21名,“一科四进士”、“父子二鼎甲”的佳话均出自古城。因此,沾化虽地处偏远的退海之地,却享有“三等县,二等学”和“济北诗书之薮”的誉称。

新闻推荐

免费矫治助肢残儿童“起步”

【编者按】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今年的5月15日是第二十六个“全国助残日”,主题为“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在助残日来临之际,市残联、鲁北晚报联合推出“扶...

莘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科第连甲小城 济北诗书之薮)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