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郝瑞钦(右)与天脊肥料经销商庞德友(中)查看小麦成熟情况
临近丰收,聊城市东昌府区刘洪江(左)的小麦秸秆依然泛着绿色,旁边地块的小麦早已干枯停止生长,刘洪江预测他的小麦至少要比邻居的小麦多产100斤。
同一品种的小麦,郝瑞钦比邻居的麦粒明显要饱满很多。
同一品种小麦,郝瑞钦与邻居的麦穗长度对比。
莘县刘再站(左)使用天脊肥种植的山药生长旺盛,一片绿色,旁边使用其它肥料的山药一片稀疏。
莘县翟章文种植的彩叶杨施用天脊肥料后叶子油亮,茎杆粗壮。“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选好肥,用好肥,是每一个农民的期望。麦收季节,农村大众报记者跟随天脊集团的农化服务人员到各地巡访,了解农民对天脊产品的需求和评价。从一个个朴实农民的眼中,我们看到他们对天脊产品的信赖;从他们不善言辞的口中,我们听到他们对天脊产品的评价;从一个个高产的案例中,体验到天脊化肥带给他们的那份幸福和喜悦。
施用天脊肥产量年年增
莘县王庄集镇后侯庄铺村村民郝瑞钦种了19亩小麦,从麦苗返青开始,他这19亩麦田,就给郝瑞钦长足了脸,俨然成了村里的“模范田”,吸引着周围的乡亲跑到他家里的地里去参观。
当小麦浇灌浆水时,郝瑞钦的小麦植株就比临近地块同一品种的小麦,茎秆粗壮。“在地头因为浇水露出的小麦的根就有五六十公分长,根须特别的多。”看着眼前即将丰收的小麦,郝瑞钦高兴地合不拢嘴。“你看看这麦穗头,明显比别人的长一截。”郝瑞钦拿着从邻家地里揪来的两个麦穗和自家的麦穗做了一个对比。不仅麦穗大,而且麦粒更加饱满,相比邻居地块的麦粒明显的干瘪瘦小。都说天脊肥料好,真是不比不知道,这一对比,天脊肥料的优势和特点就全体现出来了。
郝瑞钦说小麦能有如此好的长势,都是因为用了天脊肥料。2013年前,郝瑞钦用的是其它品牌的肥料,那些年小麦平均亩产也就800-1000斤。现在同样的品种、同样的地块,郝瑞钦家小麦亩产轻松破千斤,估产能超过1200斤。当地不少小麦因为受到白粉病影响,小麦收成普遍不如去年。郝瑞钦的小麦虽然也受到白粉病的影响,但他家小麦白粉病的症状并不算大,估计亩产超1200斤应该问题不大。
最让他高兴的是使用天脊的肥料,不仅能使庄稼高产,而且还能“养地”。这些年,肥料没多用,可是粮食产量却是“芝麻开花年年高”。郝瑞钦是从2013年开始使用天脊肥料的。那一年,郝瑞钦第一次使用天脊肥料,那时小麦均产只有1150斤/亩,到了2014年,小麦均产达到1270斤/亩,2015年小麦估计均产能超过去年。玉米2013年亩产是1100斤,2014年亩产高达1430斤。
为天脊肥料叫好的不仅有郝瑞钦,还有莘县张鲁回族镇杨村村民逯玉华。2014年,逯玉华第一次用天脊肥种玉米,他用天脊22-8-10每亩80斤做底肥,播种后,浇水前顺着玉米播种垄,又用天脊25-10-5做追肥,效果非常好,当年亩产收玉米干穗(玉米粒+玉米轴)2000斤。而当地的玉米普遍收干穗1400斤。
负责莘县天脊化肥销售的庞德友经理告诉记者:“天脊化肥由于独特的生产工艺,每袋肥料中还含有多种的中微量元素和稀土,对作物的抗逆效果非常突出,今年我们这里小麦的白粉病和蚜虫发病率都很高,可是用天脊肥的地块发病都较轻,产量表现让农民都很满意。去年莘县古城镇黄堤口村黄守法家玉米干穗亩产高达2150斤,成为我们这里的标杆。好的示范效果,带来的是销量的提高。农民的亲身体验和实实在在的产量,让农民看到了效果,得到了实惠,农民的信赖,就是对我们产品的肯定,农民的口碑就是产品的金杯!”
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刘管营村是一个只有700多人的小村庄,现如今,全村一多半的农户在用天脊肥料。53岁的张可云是村里用天脊肥料最早的两个人之一。2010年,张可云去镇上购买肥料,当地的农田碱性较重,镇上的农资经销商朱树春给他推荐了天脊硝基肥,正好适合当地的碱性土壤,虽然较高的价格让张可云有点迟疑,但他转念一想“成不成先试一把,顶多也就浪费十多元钱。”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从来没有“过千斤”的那块地,当年小麦亩产就达到了1100斤,尝到甜头的张可云认准了品牌的重要性,年年都指定购买天脊的肥料。受张可云的影响,看到实实在在的增产效果,村里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天脊肥料。63岁的刘洪江是3年前开始使用天脊硝基肥。2014年,刘洪江的玉米均产达到1400多斤,每亩增收200斤。“有增收的这200斤玉米钱,买天脊肥的钱早省出来了。”刘洪江说。
在村南刘洪江即将收获的小麦田中,刘洪江指着邻家的小麦和自己的小麦对比说:“你看邻着我地块的那块麦子,植株都已经干枯停止生长,我的小麦麦穗虽然转黄,可植株依然带着青色,依然活着,我这小麦得比他晚收三四天。”刘洪江说我家的小麦估计要比临近的地块能增收200斤。
刘洪江拿自家麦粒与邻居家麦粒对比,自家的麦粒饱满圆润,结实的用指甲都掐不开,而邻居家的小麦干瘪,颜色暗淡,用指甲稍微一掐,就能把麦粒掐为两半。不仅如此,因为前一段时间一场大风,当地有些小麦出现倒伏,刘洪江的小麦基本没有出现大面积倒伏。现在村里一多半的人都在用天脊肥,天脊肥用着放心!
算一算买天脊化肥更划算
莘县王庄集镇远庙村村民刘再站2014年施用天脊化肥喜获丰收,山药亩产8000斤以上,每亩利润高达1.4万元。2015年,尝到甜头的刘再站把山药种植面积从18亩扩大到今年的60亩。
在刘再站的山药种植基地,相邻的田地虽然只有一个田埂之隔,记者却看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景象。刘再站的山药地里,山药的秧苗已经爬满支架,远远的望去,一片浓绿,两垄山药的秧苗顺着支架,形成一道绿色走廊。而近在咫尺的邻家山药地里,一眼望去,满眼的支架上稀稀疏疏的绿色,一眼望去,显得通透的很。刘再站兴奋的说,“这真的多亏了天脊肥料。”
看刘再站的山药秧苗,虽然当天中午的温度高达35℃,可山药的叶子依然黝黑发亮挺直,而相邻地块的山药叶子已经打蔫。“你看我这山药蔓明显要比邻居的粗,叶片也厚。”刘再站说。虽然天脊复混肥要比普通复混肥贵一些,但是天脊复混肥不仅含有庄稼所需的氮磷钾大量元素,还含有庄稼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不仅植株长势健壮,而且抗性也强,田间管理能省不少心。
2014年,刘再站的18亩山药,收获时,山药薯条整齐、饱满、条形好,直径达4厘米,掰除山药嘴子,长度多在0.8米-1米之间,而当地普遍的山药长度只有60-80厘米。2014年,刘再站种植的山药亩产8000斤以上,每亩平均利润1.4万,而当地山药普遍亩产5000-6000斤,今年他打算把山药种植面积扩大到60亩。刘再站说:“施用天脊肥料,一亩增产2000斤,增收6000元,多少肥料钱都出来了。增产增收,技术是一个方面,肥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不舍得投入,哪来得产出。”
山药面积翻番全靠天脊帮咱
莘县昌盛林木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有108个社员,合作社拥有2200亩的林木种植面积,主要种植白蜡、臭椿、柳树、榆树、国槐等乡土树种。
莘县昌盛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翟清印说,合作社成立之前,当地很少有种植苗木的农户,拿出2200多亩专职搞林木种植,在当地那更是绝无仅有。林木不比粮食作物,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当年种植,当年就出效益。林木的生产周期较长,可能你种植当年一个价,三五年成材后又是一个价,如何最小的规避风险?翟清印说一方面是树种选择方面下力,另一方面就是选择好的化肥,尽可能缩减树种成材年限。
2013年,合作社专门拿出100亩白蜡苗作为试验田,分别使用不同品种的化肥,希望选出肥力最好的化肥。2014年,试验结果显示,施用天脊化肥的白蜡苗直径平均在3.5-4厘米之间,而施用其它化肥的白蜡苗直径平均在3厘米左右。翟清印说,树叶就能看出明显不同,施用天脊化肥的白蜡树叶明显发黑发亮,枝叶更繁茂,生长更旺盛一些。苗木生长健壮,相应的抵抗力也会增强,管理起来也更省心一些。
翟清印说,白蜡树直径达到6-8厘米就可以售卖,生长年数一般为3-4年。合作社2013年最早种植的一批白蜡树,施用天脊化肥,到今年第三年就达到售卖标准了。“基本上提前一年达到上市标准。”翟清印说,不要小看了直径之间的些微差别,6厘米的白蜡和8厘米的白蜡就是两个不同的等级,依照今年行情,就会有30-40元/棵的差价。
除了白蜡,合作社还种植有800多亩的彩叶臭椿和彩叶杨,合作社社员翟章文说,彩叶杨其叶、叶柄、叶脉、苗干均为紫色,4-6月为紫红色,7-9月紫绿色,10月暗绿色,11月份以后逐渐变为橘黄或黄色,施用天脊化肥的彩叶杨明显上色更好一些,叶片更显油亮,植株更健壮。
用天脊肥苗木上市早一年
新闻推荐
过去一提起养殖场,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脏乱差以及熏人的气味。然而,近日,记者在莘县大王寨镇后观村采访时却发现,该村的顺发养猪场通过引进大型沼气工程,将废物变宝,彻底告别了脏乱差。...
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