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刚
如今,在莘县燕塔街道办事处的广大农村,邻里相助、尊老敬老、移风易俗如缕缕春风荡漾在人们心头,让我们切实看到了社会发展带给农村的清新而健康的变化。
该出手时就出手
今年秋种,郝庄村马文忠老两口在深圳打工的儿子两天前就来了电话,说公司里忙,秋种时回不去,花钱播种玉米就可以了,并寄来3000元钱。老两口一合计:2亩地也花不了多少钱,花钱图个轻松。
马老汉找播种机的事让邻居张林三兄弟知道了,他们就主动来到老马家。
“大爷,我们家已经播种完,你就不用找机器了,我们帮你种。”
说干就干,张林兄弟三人第二天就开着自己家的播种机为马老汉播种去了。
播完玉米,老两口过意不去,就拿着钱找到张林。
“大爷,提钱我们还算是邻居吗?你们岁数大了,邻里之间相互帮个忙是应该的。”张林说。
敬老钱交老人协会
每月的20日,是小王村老人协会最忙的日子。这天他们要收取村里年轻人交来的钱,最少200元,也有300元、500元的,这些钱是全村126户儿女给老人的零花钱。
既然是儿女给老人的零花钱,为什么要先交到老人协会呢?以前,给老人的钱也是由儿女直接交给老人的,后来因为有些人给老人的钱不及时,或者给点就算数。在儿女多的老人家里,大儿子以为二儿子交了,二儿子以为大儿子交了,老人往往一无所有。这个情况被老人协会知道了,他们决定揽起收零花钱的活儿,有钱先交老人协会,协会为老人们发小本,老人可拿小本领钱。交多交少,月底由协会公布。这法一实施,不但给老人解了后顾之忧,同时也让个别不孝顺的人转变了观念,不孝顺的人在人堆里说话都感到脸红,特别是一些结婚不久的新媳妇在暗里加劲尊老敬老。
红白酒席村委定
在农村有两件事群众看得特别重,一是儿女结婚,一是老人去世。和别的村一样,杨庄村也存在红白事大操大办之风,否则将被人视为寒酸,结果是一年的辛苦付之东流或债台高筑。
“决不能让铺张浪费之风继续蔓延!”村委会决定根除这虚荣的顽疾。他们在村委办公室附近找到一间房子并把它修整一番,作为伙房,砌了大小两个锅灶,置办了酒席上的用具。同时,村里规定了红白事标准,每桌包括烟酒限定在180—200元,谁突破了就罚谁。谁家有事,村委安排出人,白事不准置办有任何迷信色彩的物品。红事由村委联系车辆,并由村委成员出任证婚人,减少了男女双方与媒人之间的钱来礼往的繁琐。这样一来,白事办得安祥,红事办得红火,既轻松,又时尚。
新闻推荐
□记者杨秀萍通讯员李学军报道本报莘县讯“现在可真是不一样了,办事少了来回奔波、少了排队等候不说,连休息日、节假日都能办理业务,真是太方便了。”这是近期莘县百姓在公安局户...
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