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目标
根据已经确定的工作目标,聊城市将年度行动计划划分为十个方面,五十项具体工作。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有牵头单位和具体责任单位,其中包括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亮点众多。
工业产品质量省级以上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4%以上,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食品药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出口法检产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建设工程质量投诉率比2016年下降10%,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9%以上,市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
主要生产性服务领域顾客满意度指数达到87以上,主要生活性服务领域顾客满意度指数达到82以上,服务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细颗粒物 (PM
2.5
)年均浓度达到75微克/立方米左右,可吸入颗粒物(PM
10
)年均浓度达到130微克/立方米左右,NO
X
年均浓度达到40微克/立方米以下,SO
2
的年均浓度在2016年的基础上持续改善。
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重要工业产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等实现监督抽查全覆盖。以金属板材、钢管、电线电缆等产业集群为突破口,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推动金属板材产业聚集区争创全国质量提升示范区。力争6个县(市、区)达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准。
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全面推行实施从业单位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信用评价,与企业市场准入、承揽业务等活动进行挂钩,及时向社会公布。
提升服务业质量水平
培育阳光大姐等大型家政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社会影响较大、竞争力较强的区域性家政服务品牌。支持市人民医院投资建设的医养结合型养老项目,推进东昌府区养老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全市2017年完成10万户以上以气代煤、以电代煤工程。实施燃煤机组 (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禁燃区内化工企业全部关停,燃煤锅炉全面淘汰。7家清洁煤配送中心全部建成运营。工业燃煤锅炉全面完成工业绿动力改造。实现70%建制镇、所有农村新型社区建有污水处理设施。
加快推进品牌建设
选择100家优势企业,实施重点培育。围绕“聊·胜一筹!”农产品整体品牌,培育品牌旗下区域公用品牌10个、产品品牌20个。支持东阿阿胶争创中国质量奖,培育泉林纸业、山东凤祥等知名企业争创省长质量奖,力争新增山东名牌10个以上。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旅游品牌,重点推进东昌湖景区景观提升工程、东阿阿胶城5A级景区创建工作和京杭运河聊城段项目建设工作。
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推动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实“首席质量官”制度。全面实行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和“黑名单”制度。出口食品企业全部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积极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选定金属板材骨干企业开展质量竞争力评价,帮助企业查找与行业领先企业的差距,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加快公共研发和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抓好鲁西质检中心设备配置、人才引进和资质扩项,国家铜铝冶炼及加工产品质检中心申请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国家轴承产品质检中心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筹并基本建成,化肥产品和人造板产品等省级质检中心完成筹建工作,钢管产品、铜铝及制品、棉纱产品等省级质检中心通过省质监局验收。
实施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
完成标准资源中心建设,共享125万条标准题录、60万件国内外各种标准资源.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地方标准项5项以上,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5项以上。支持东阿黑毛驴养殖综合农业标准化试点、莘县俎店镇无公害蔬菜农业标准化试点等两个省级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支持聊城市社会保险服务标准化试点、临清市医院服务标准化试点等两个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支持山东省吉优境物业、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茌平肖庄养老综合服务等三个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
加强质量监管
完成聊城市质量大数据中心建设,运用“互联网+质量”、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
形成深厚质量文化
实施“全民质量素养提升工程”,拓展质量大讲堂覆盖范围。强化聊城大学质量学院质量专业本科及质量管理与品牌建设方向硕士点建设。
新闻推荐
本报聊城5月22日讯(通讯员郭楠任瑜记者凌文秀)为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战,古城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充分发挥老干部优势,积极动员老干部加盟全镇的脱贫攻坚队伍。结合丰富工作经验,当好...
莘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