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车行于莘县河店镇马东村,300余亩60座高标准大棚于绿野上涌现出来,如座座廊宇映入眼帘。“这些高标准大棚是去年新建的,以前可不是这幅景象。”村支书侯汝华告诉记者,“早些年这里全村都加工轴承,那时候常看到一辆辆货车从村内进出。”
前几年,马东村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轴承村”。村内以轴承加工业为主,不少村民借此走上富裕道路。然而,随着近几年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马东村的轴承加工遭遇行业寒冬,刚刚富裕起来的村民陷入“返贫危机”,一部分未富裕起来的村民更是失去了信心。
如何让马东村重新焕发光彩,让村民找到一条致富新路?面对这道难题,侯汝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其实,一直以来,马东村在农业方面都很有优势,又因为处于三县交界处,可以说交通区位优势也特别明显。近年来,国家又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我们何不转型农业带领村民致富?”侯汝华有了新思路。
这个念头刚一出现,侯汝华和村两委立即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考察。“经过考察,我们发现马东村具有发展规模化大棚的先天优势和良好前景,而这也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赞同。”侯汝华说。于是,去年6月份,在全村空前高涨的热情下,马东村流转了周边300余亩土地,在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建成了60座标准化大棚。
大棚建成后,马东村成立了马明府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去年,这些大棚给村内带来了五百余万元的收益。规模化农业给马东村带来了新优势,让一个举步维艰的工业村在短短时间华丽转身成为“农业新贵”。如今,马东村的村民对未来充满信心。
5月25日,阳谷县郭屯镇华怡纺织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裁剪布料。纺织服装产业是郭屯镇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该镇聚焦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推进针织服装产业由代工向品牌、由“制造”向“创造”转变。 □钟 伟 张建新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强校车管理,严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莘县交警大队结合辖区实际,自5月11日起组织开展为期10天的“护卫天使”行动。该大队强化与县教育局、乡镇政府的协调联动,对辖区内所有的校车开展...
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