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农民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农技服务。本次培训并不像以往那样由政府主导,它是应乡村组织、乡土专家和菇农朋友要求办的培训班。”聊城市农科院研究员曹修才介绍说。此次培训以广大基层农户的需求为根本,增强了针对性,培训内容精准对接农民需求,培训主体以有致富意愿和致富能力的农民为主,包括上规模、成气候的农业合作社。这些都有助于让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上走得更稳,从而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末梢堵塞”现象,畅通农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当前,为解决“谁来务农”“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等问题,聊城市大力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近年来,聊城市实施“万名科技人员下乡”行动,建设农业试验示范基地20处以上,年培训新型农民20万人次以上。通过培训,带动了一批观念新、技术强、留得住的新型农民,达到农技师传、种养大户帮、新型农民带的效果。
据悉,为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后,农民对新作物种植技术的需求,聊城市各级农技推广中心将根据各村组产业发展需要,根据农户的不同层次需求组织开展各种培训课程,把各类实用农业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实现农技服务的“私人订制”。在强化技术服务的同时,针对不同的类型和地块开出不同的处方,并安排专人对种养大户提供后续跟踪服务,全程技术指导,使群众利益得到保障。与此同时,组织知名农技专家、部门业务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团队深入乡镇、园区和田间地头实施“按需培训”,为有需要的农户提供农业专项技术服务,现场解决农业生产难题。□记者 于伯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苑莘本报通讯员薛彦青种佳惠“在镇域南部的前郭、南街,中部的桥下,北部的五楼屯,东部的东马沟、蝗虫庙等村,发展以大棚种植为主的蔬菜业,后郭村发展肉驴养殖,徐排村发展山羊养殖,韩楼...
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