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支持、 扎实推进,全力打造质量型警队
党政支持,激发动力。大队把基层基础建设攻坚战作为2017 年“一号工程”抓好抓实,纳入全县公安工作大局,在全市率先纳入平安建设和综合治理“一票否决”考核。先后开展12次现场调研,形成工作报告,3 次向县委、县政府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县公安局党委专题汇报,确定6 条攻坚主线、12 条分线,每项条线工作都由一名班子成员和中层负责人分包推进。
加强投入,夯实基础。 县委、 县政府将公安交警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先后三次拨付资金300万元,为公安交警工作提供强力保障。按照“长期抓、抓长期”的建设要求,大队班子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明确提出“再穷不能穷一线、再苦不能苦基层”,在修车、加油、生活费、辅警工资待遇、物业管理等方面全额保障中队,努力为一线民警提供“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的工作环境。
精准发力、 聚焦重点,全力打造效能型警队
建好服务区,打造交管服务升级版。大队充分利用中队现有条件,建设“便民、快捷、高效”的交通管理服务站和交通事故处理室,设置违法处理、车管服务、事故处理、咨询服务等窗口,启用高拍仪规范交通违法处理业务办理,杜绝了买分卖分问题发生。安装高清显示器、便民座椅、便民服务台、宣传材料展示架,设置雨伞、打气筒等便民设施。
建好办公区,打造高效办公升级版。大队结合基层警务工作实际,对中队办公区进行重新规划,建有办公室、法制员室等,安装了空调、电脑等设备。特别是新建高标准的勤务指挥室,设有视频巡查岗和违法采集岗、分析研判岗和指挥调度岗四个岗位,推行“辅警上台、民警上路、动静结合、精细管理”工作机制,实现了“平台前移、触角延伸、扁平化管理、模块式操作”。
建好办案区,打造警务规范升级版。为一线所队配发执法记录仪165台,确保一线民警、辅警人手一套单警装备,对各中队、事故科办案区进行规范提升,使用防火隔音棉等新型材料对办案区进行软包装,购置询问专用椅、密码储物柜、金属探测仪、急救箱等,既保证执法安全又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固本强基、 创新驱动,全力打造智慧型警队
数字引领,夯实信息化应用基础。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以创建数字化中队为突破口,创建可视化指挥调度系统,利用数字化科技设备,对辖区路况进行 24 小时远程视频巡逻,在第一时间对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突发案事件进行抓拍取证,对交通拥堵、路面警情、突发事件、安全隐患进行远程指挥,快速处置,极大解放了警力,提高了执勤效率。
互联互通,做实要素化动态管控。积极探索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建设,实现“中队与大队、中队与县公安局、中队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中队与全市其他交警中队”之间互联互通。依托该系统在中队就可实现对大队其他单位、县公安局所有单位、全市所有交警中队可视化指挥、应急调度。
筑牢根基,实现常态化警务融合。今年来,先后组织开展公安、交通、 城管、 农机等多部门“ 亮剑” 联合执法23 次,开展交警、治安、特巡警、派出所等多警种合成作战 32 次,对辖区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形成极大震慑。借助县公安局“ 一村一警务助理” 机遇,将交通安全业务落实到村警务助理肩上,按照“1+2+N ”模式,全面激活警务工作“末梢神经”,构建起“党政领导、部门联动、警种配合、社会支持”的警务格局。
统筹资源、 借势借力,全力打造实战型警队
快反快处,“零死角”防控。为实现交通事故快速反应、快速出警、快速处理,把简易程序事故快速处理权限下放到乡镇中队。由于中队第一时间快速出警,帮助县刑警部门和派出所、河南南乐、 河北大名等地警方侦破刑事案件、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件132起,实现辖区重点道路“零死角”防控,路面管理效能明显提升,全县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40% 。建 车管服务,“户籍化”管控。以往由于中队不办理车管业务,车管基础工作在中队没有抓手,中队民警难以对辖区重点企业、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进行管理,便民措施难以贴近群众。为此,大队在交通管理服务站开设车管窗口,办理驾驶证、行驶证的补证,六年免检车辆的行驶证签章及检验合格标志发放等业务。
宣教唱戏,“融媒体” 播控。 “ 人人都是宣传员、处处都是宣传阵地”。大队在中队建有宣教室,安装 LED屏,设置宣传栏,在交通管理服务站设立宣传台、安装多媒体电视机。通过定期举办宣传业务培训班的形式,提高民警、辅警的宣传业务技能,开展宣传业务大比武、宣传用品设计大赛等形式,提前民警、辅警的宣传业务水平。【 冯永华】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于伯平本报通讯员王运兰孙珊“燕塔街道努力把基层党建工作与***脱贫紧密结合,找对结合点,明确发力点,真正使脱贫攻坚取得实效。”6月3日,街道办党工委书记郭彬介绍。今年,莘县燕塔街道...
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