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这‘大棚按揭贷’的贷款如果分期还,一次最少还多少?"“我建大棚是租的别人的地,申请贷款时用自己的地作抵押可以吗?"近日,在莘县王奉镇金融扶贫现场推进会上,村民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咨询,推进会现场气氛火爆。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王奉镇“号"准脱贫脉络,以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不断创新模式,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充分利用金融扶贫政策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产业。许朝俊是东寺村的贫困户,自己和老伴都是慢性病患者,吃药常年不断,家庭负担很大。“我们老两口今年都五十多岁了,种了大半辈子的地,一年的收成都不够吃药钱。村里很多人建大棚挣了钱,但建一个棚就得好几万,咱没钱就只好眼馋人家挣钱。"许朝俊说。针对有意愿发展大棚产业的困难群众,县农商银行为其量身推出“大棚按揭贷",贷款人只需把资金用于发展大棚、同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自建大棚作抵押,全家人签字就可申请,而且月利率仅为5.9%。政策推出之后,该镇积极与镇农商银行联系,进行推广宣传。“这‘大棚按揭贷’还真是及时雨,有了这笔钱,俺今年也可以建大棚了。"桂庄村村民桂丁柱高兴地说。截至目前,王奉镇全镇已有60余户提交了申请,贷款金额达300余万元。
近两年来,王奉镇紧紧围绕“抓党建、调结构、促脱贫"的扶贫攻坚思路,以增加群众收入为出发点,通过土地流转、打井、修路、提供资金补助等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大棚农业,并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将大棚蔬菜种植作为产业结构调整、贫困户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对接银行为贫困户解决资金难题。目前全镇大棚面积已达600多亩,使群众在家门口解决了就业问题,也让蔬菜大棚变成村民的“致富棚"。
□记者 蒲二利 通讯员 刘 琳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莘县莘亭街道了解到,该街道危房改造工作进展迅速,截至目前,已有10户竣工,等待验收,剩余的9户已经封顶,9月底将全部完工。该街道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任务,将贫困...
莘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