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扬 著
领导处处给我穿小鞋
那天上午有三个会合在一起开,投票结束以后已到中午饭时间。从会场里一出来,我直奔农办食堂吃午餐。会场离农办很近,散步仅仅五分钟的路程。我心情愉悦地走进农办那栋颇有些年月的小四合院,看见那位领导正待在厨房门口的走廊里低着头望着院子里的花草,沉默不语。看见我进来,他阴沉着脸,把我拉到一边,劈头盖脸地数落我:“致远,我们既是老乡,又都是从云梦来的,平常我对你不薄啊,人家搞得我就搞不得?”我脑壳一蒙,没搞懂他说这些话的意思,不好作答。见我沉默,他更生气,继续数落:“我不是硬要去争这个市长,不争不等于我一票都不要啊,如果我一票都没得,组织部门还不说我在这里不得民心?”
话说到这个份上我才彻底醒悟过来,他是在质问我为什么不投他的票。我顿时出了一身冷汗:投票才刚刚过去五分钟耶,居然就有人向他告了密。既然已经挑明了,我不得不做出解释。我很抱歉地对他说:“我以为你与世无争,而且自始至终您连个暗示都没给过我……”
他一听,更来火了:“我对你这么好,还需要暗示吗?”
我不再解释。我心里明白,再说什么都是徒劳。
仅仅过了三天,我便尝到了苦果。投票的当天下午,教育局长老阮来向我汇报,三天后全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塌西湖中学召开,他不知道该请哪些市级领导参加。我思索了片刻交代他:“书记或市长必须有一个参加,市委分管教育的领导,必须参加,再加上我,也就够了。人大、政协的就不用请了,领导去多了也没什么意义,还不好招呼。”“那就请您亲自和领导们衔接一下?”阮局长用请求的目光看着我。我知道老柳、老萧对他不感冒,也不为难他,便应了下来。我当着老阮的面分别给老柳、老萧等打了电话,老萧对这样的应酬不感冒,找了个托词。老柳倒是爽快,非常乐意出镜,一口应承下来。唯有市委分管教育的领导一听我的声音便很不耐烦,明确表示他不参加。他说:“明天我要开全市政法工作会议,没空。”说完“啪”的一声就把手机给挂断了。我对老阮耸耸肩膀,很无奈地道:“不去就不去,发什么脾气啊?”
三天以后,运动会如期举行,老柳如约出席。由于大多数运动员是奔着高考加分来的,所以应付的色彩很浓。开幕式结束,老柳和我陪同省教育厅的领导官样化地视察了一下运动员的宿舍,并亲切地握着运动员的手问寒问暖,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勉励的话,在闪光灯啪啪啪啪不停的闪烁中,走完了所有该走的程序。
第二天一大早,去农办食堂吃早餐,老柳、老萧和那位领导都在。我瞟了一眼,发现他的脸色不大好看。我心里明白,今后只要有我在场,他就不可能会有好脸色。这我理解。换了是我,我也会记恨。因为人毕竟不是大海,不可能有那么宽广的胸怀。记得有个老乡在担任共青团云梦市委书记的时候曾经在大会上作报告,勉励年轻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博大的胸怀”。要命的是他不会讲普通话,用公田话一发声,就成了“碗大的理想,钵大的胸怀”。这个笑话至今经典。其实要感谢家乡的方言,无形中为我们解开了一个哲学的难题:远大的是伟人,博大的是圣人,碗大的是凡人,钵大的是俗人,远大和碗大、博大和钵大其实只在一念之差。
早餐准备好了,农办的干部们将早餐一一端到领导们的面前,永远都是一碗筒子骨面条外加一个煎鸡蛋。吃着吃着,老萧突然问了句:“昨天的运动会开幕式还可以吗?”我心想,老萧啊老萧,你真不该当着那位领导的面问这个问题,哪壶不开提哪壶。既然市长开了口问我,我不能当哑巴。我怕他不高兴,便很应付式地回答:“还行吧。”
应付也没能逃脱奇怪定律的蛊惑,越害怕发生的事情越要发生。那位领导突然提起嗓子,板着脸训斥我:“昨天的开幕式你不要我参加也就罢了,还是要打个电话告诉我啊,害得我在办公室等了一上午!”
我这一生吃亏就吃亏在个性太强,对于他故意刁难的指责我不能接受。我辩解道:“前天我打电话征求你的意见,你说要开政法工作会议没空参加。既然你没空参加,我打电话还有什么意义呢?”他不听我的解释,当着诸位领导的面蛮横地对我说:“政治上太不成熟了,我说了没空,你就不打电话了?”
对于他的这句话我至今没能理解透彻。要么当初他对我说“没空”说的是气话,其实他有空,也很想参加,因为我未能揣摩透他的心思,导致他这个分管教育的市委领导未能出镜;要么就是他故意刁难我。通过后来和他的交往,我觉得前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不管他是什么意图,至少当初我是一根筋地认为他就是想给我穿小鞋,故意刁难我。我知道,再多的解释也是徒劳,只能忍。于是不再言语,三下五除二吃完早餐赶紧离开。
离开食堂后,我没有回办公室,而是受邀到春草中学作了一堂名为《我看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演讲。虽然我没有当过一天教师,但我喜欢演讲。那种激情澎湃可以让我忘记许多人世间的烦恼和忧愁。就如今天一样,本来很郁闷,可是只要我往讲台上一站,所有的不快便被抛在脑后,烟消云散了。
我的演讲博得了满堂喝彩。《云梦日报》的一位记者主动找我,要给我发头版头条,推介我在推动传统文化进课堂、亲自创作《中华历史人物童谣》、抵制校园情色文化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我说,不要报道我个人,报道学校就行了,他们的经验的确值得推广。
(二十三)
新闻推荐
《百家讲坛》主讲人再次登坛郦波:多读曾国藩,就能少出“药家鑫”
作者:钱欢青□本报记者 钱欢青曾因在《百家讲坛》主讲《风雨张居正》一炮而红的学术小生郦波,近日再次登坛主讲《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2011年是《百家讲坛》开坛十周年,又是曾国藩诞辰两...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