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10时06分,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储油罐发生火灾,现场浓烟滚滚。截至13时20分,现场明火已全部扑灭,无人员伤亡,周围罐体安全,海面未发生污染。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详见本报今日19版报道)
有人喝茅台,有人漏油,有人失火。三大石油巨头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相比之下,中石油更不靠谱,也更叫人无语。
中石油身上背负两个“7·16”,不加注年份会混淆。一个是去年的,一个是今年的,都是火灾事故,都险象环生,各亡一人。点踩得这么准,中石油当然无意策划一场“以灾祭灾”,但时间上鬼使神差般的高度巧合,着实让人不寒而栗。
今年“7·16”事发之后,媒体曾惊呼中石油 “一年之内三起火灾”(2010年10月24日又一起),现在,仅仅相隔月余,这个数字又被刷新了。从去年7月16日到今年8月29日,时间上略加模糊,则“一年四起火灾”的频次表述应该可以被接受。频次高到如此地步,我们简直分不清:中石油是“炼油的”还是“烧油的”?
油是易燃品,但炼油厂不是天生就该这么容易着火。炼油厂多的是,为什么失火的总是中石油,又总是中石油属下的这个大连石化?炼油厂既不是天生容易着火,也绝不是天生着不了火。常态之下,任何事故总是小概率,它本身的或然性可以解释一次火灾的发生,但却对付不了短时间内“接二连三”乃至“接三连四”地在同一个地方发生。几乎可以肯定,大连石化的整个安全生产体系已然存在非同小可的隐患,从而导致事故“不按常规套路出牌”,没完没了地光顾。
炼油厂属于高危作业,它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更加不堪设想,盖因如此,企业管理者才应该怀有更强烈的敬畏之心,扎扎实实夯牢“防火墙”。烟熏火燎过后,大连石化曾否采取过旨在引以为戒的得力整改措施?也许他们这样做了,但肯定水得不能再水,以至于只能管上个把月时间,就死灰复燃。
相反,每一次火灾过后,我们都能从另一个侧面领略到一个精通“反弹琵琶”的大连石化:就在去年“7·16”不久,废墟还没彻底清光,很多事情还很棘手,他们就迫不及待地高调召开抢险救援表彰大会,自己给自己授予鲜红的荣誉称号;而连发两起火灾的2010年,在公司老总蒋凡的豪言壮语里却是 “‘十一五”之末打了一个漂亮的收官战”!(《中国石油石化》2011年4期)
大连石化的昨日火灾,事故原因又“正在调查中”,由它去吧。旧债未了,又添新债。我们此刻更想知道的倒是:何以长达一年多时间,2010年的“7·16”事故迄今仍无最终调查结论?相关问责,更是连一点影子都没见到。没有苛严的问责,何谈惩前毖后?做不到惩前毖后,大连石化的这把火注定还要 “接四连五”。
新闻推荐
昨天上午,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莱西湖今年的捕捞作业正式开始,首网打上来的上万斤鲜鱼被一抢而光。捕捞将持续一个多月时间,捕鱼总量将达到180万斤,其中有20万斤新鲜鲢鱼将运抵岛城各大批发市场,今起,市...
阳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