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养生家高濂曾生动地在《遵生八签?起居安乐签》里描述了春季旅游之乐:“时值春阳,柔风和景,芳树鸣禽,邀朋郊外,踏青载滔,湖头汪棹,问柳寻花,听鸟鸣于茂林,看山弄水……此皆春朝乐事。”
春季出行有助运肝气
春季是养生最好的时机,也是运肝的时节。肝经通过腿部、脚部,而脾、肝、肾经就在腿部、脚部的内侧,所以运动方面可以偏重在脚部方面,譬如:走路、登山、慢跑、打太极拳等缓和性的运动,对肝脏比较有帮助,而运动时间不宜太早,以能见到日光的时候到户外运动为宜,因为清晨是二氧化碳和氧气交替的时段,此时运动不太适合。另外,在运动中一有流汗要马上擦干,春天气候多变化,出汗后,吹到风很容易感冒。春天,因为正在运肝气,风邪很容易侵犯到肝脏,所出现的症状就会很麻烦,忽冷忽热,非一般喉咙痛、咳嗽的症状。
春天通肝,肝经是走晚上11:00至凌晨1:00,胆经是走凌晨1:00到3:00,半夜是血液回归到肝脏的时辰,让它的循环做一个阶段性的安养,所以要善用这段时间睡眠勿熬夜。如果是在肝经运走的时候熬夜,可能要花3倍的时间,才能补回来,特别是零点至凌晨1:00这个时段,若无入眠,白天可能要花三个小时甚至半天才补得回来,一整天精神都不好,实在划不来,所以有句话说:“子时睡得好,比吃补还好”。
出游准备要充分
出游时,要准备妥当,带足衣服。选择轻便的运动鞋,鞋子大小要合脚,以免挤伤脚趾。心脏病病人、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等,在出行应把必备的急救药带在身边。最好选择带上一个旅游须知的小册子,不懂的时候可以翻一翻。饮食上要吃点清淡点,避免吃生冷油腻的东西。很多人出去之后饮食很随便,常常是一个面包、一包方便面就搞定一餐饭,这些东西里蛋白质含量不高,不利于身体均衡发展。不妨选些牛奶和新鲜水果,以补充每天必需的蛋白质、钙、维生素A和维生素B。春天出行还应注意别喝生水,不少河水、小溪看似干净,其实里面有很多细菌。
活动量力而行切勿“过度”
春天郊游还要注意不要挑崎岖的小路走,也不要去悬崖峭壁等危险的地方。不少人到了郊外喜欢席地而坐,殊不知春天潮气大,这样的坐姿方式并不利于养生。再就是,野外山花浪漫,提醒那些容易过敏的游客,不要随便和花朵“亲密接触”。
此外,春天过度运动也会使免疫力下降。国外研究显示,每周3次的有氧运动比较合适,太高强度与密集的运动,反而会让免疫力下降。多伦多大学对19岁-29岁不常运动者进行测试,让他们分别每周进行3次或5次40分钟有氧运动,连续达12周之久。血液检查发现,每周运动5次者,免疫细胞数量竟减少33%,每周运动3次者则无改变。专家认为,每周 3次,每次30分钟持之以恒的有氧运动能达到保健效果。提醒大家,春天出行应量力而行,活动量以身体不乏不累为基准。野外的野果、野菜很多,出行时也要小心,不要随意去煮食不认识的植物。
(本刊整理)
新闻推荐
曾几何时,每逢中秋,分隔两地的家人都期待着在这一天团聚,赏圆月、品美食。彼时,物质虽不丰富,但佳节的氛围却很浓厚。而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却发出了“节味淡了”的感慨。其实,无论中秋...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