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现代化的阳谷新城正在石佛镇崛起,与县城形成拉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双引擎。作为国家级工业园区——祥光生态工业园区所在地,阳谷县石佛镇坚持产城一体、三化互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城镇化路子。先后荣获国家重点镇、国家级生态示范乡镇、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明星乡镇等荣誉称号,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
□杨秀萍杨成涛张庆涛贾芬
工业先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石佛镇党委书记崔行飞认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工业化是关键。
该镇龙头企业祥光铜业是当今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安全、环保、节能炼铜企业。祥光生态工业园致力于打造以生态高效、全产业链及循环经济为特色的中国北方最具影响力的铜产业基地。石佛镇坚持“铜产业兴则石佛兴、铜产业强则石佛强”的发展理念,把“推进园区发展、服务园区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抓龙头带动、基础配套和政策扶持,不断放大企业发展效应,提升企业发展空间,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石佛镇大力营造建园区、兴园区、服务园区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步伐。当前,核心区已进驻企业23家,形成了60万吨阴极铜、40万吨铜深加工的生产能力,年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6亿元,利税38亿元。
依托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促进大发展,该镇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新上项目抓协调、开工项目抓进度、投产项目抓效益”的要求,建立项目领导干部帮包负责制,形成“人人盯着项目转,个个围绕落实干”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镇在建项目共7个,总投资54亿元,其中市重点项目6个,县重点项目1个。
上半年,全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同比增长7%;实现民营经济税收1.2亿元,同比增长4.3%;全镇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2亿元,同比增长20%。
产城交融生态新城在崛起
石佛镇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不断推进产城一体化进程。产业的聚集和大量产业工人的集聚,大大加速了该镇的城镇化进程。
石佛镇把城镇化的突破口放在园区生活配套区建设上,启动了祥光新城建设,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总投资166亿元。今年以来,开工建设了铜桥路南延、银桥路南延、祥瑞路南延、祥光大道北延等道路14.15公里,配套建设雨污管网20.46公里,绿化及绿化改造11.6万平方米,建设景观水系10万平方米。
城镇化的第一步首先要解决居住的问题。该镇按照“一心两轴一带三区”的空间发展布局,把园区周边辐射的13个村庄进行了统一规划,开工建设了47万平方米的康居嘉苑。该项目共规划建设126栋楼房,目前已经启动建设了109栋,其中主体楼房封顶的已有70栋。
解决了住房问题,还需要给新居民充分的社会保障。为有效落实国家和省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引导农村居民自愿、就近到镇区落户,该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在镇区务工经商、创办企业、购买商品房的,适当放宽落户政策。
为加强镇容镇貌管理,该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成立了综合执法、市政、园林、环境、环卫专业管护队伍,由镇建设管理委员会牵头具体负责镇容镇貌的管理及养护工作,所需资金列入财政年度预算,专款专用。此外,该镇建立健全供水监管机制,严把水质关,镇区自来水普及率和水质综合合格率均达到100%。
如今,在石佛镇,街道干净整洁、环境不断绿化美化,城镇功能日趋完善。
农业现代化唱响富民增收曲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石佛镇同样面临着“谁来种地”的困惑。“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是现代农业走出有别于传统农业的必然路径。”镇党委书记崔行飞说。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种植模式,把工业化、信息化、生态化理念置入农业,按照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的方式发展主导产业,该镇农业蛋糕正日益做大。
该镇在确权的基础上,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合作社等适度规模经营,为富裕农民提供基础和条件。与此同时,还在财政、金融、农技等方面扶持农民,为全镇农民的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实施过程中,石佛镇突出发展林木、畜牧、蔬菜等三大主导产业,以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为重点,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上半年,全镇农业结构调整面积达1800亩,占全年调整目标的70.5%,共建立较大型林木和畜牧养殖基地4个,种植大户发展到30多家。
据了解,该镇今年创建的省级万亩高产田示范大方,将在辖区内2.4万亩耕地上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根据土壤墒情适宜条件,由农机专业合作社在10月初利用10天时间,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争取在有效时间内,适时抢前抓早,科学安排,加快进度,不误秋种。崔行飞介绍,该方案的实施将有效改变土壤板结严重的现状,切实增强土壤抗旱、保水、保肥、排涝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点评
阳谷县委书记田中俊:在城镇化初期和中期,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石佛镇实行三化同步,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一体推进,在产业的强力支撑下,走出一条乡镇、园区、企业三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县城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阳谷县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城区建设上坚持“双轮驱动”,一方面加快县城区建设,一方面加快祥光新城建设,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双发动机。届时,阳谷县域经济的活力将进一步增强,为跨越赶超增添新的引擎。
阳谷县努力探索以人为核心、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石佛镇是典型代表。推进城镇化建设,让农民就近就地进城,必须有二、三产业容纳就业,解决他们的收入问题,才能让农民留得住、吃上饭、住上楼,才能让农民真正融入城市,形成有效内需,实现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良性互动。
新闻推荐
◆西湖镇位于阳谷县西部约8公里处,齐(河)南(乐)公路、蒙(阴)馆(陶)公路于境内穿过,交通便利。西湖镇工业发达,尤以电缆产业闻名,故被称为电缆之乡。记者一进入西湖镇,便发现道路两旁林立着电缆、...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