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楼镇:计生宣传进农家
□任怀耿
为引导广大育龄妇女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东阿县姜楼镇计生协会工作人员利用春秋两季为妇女健康查体期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计划生育宣传活动,为全街道计生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家庭文明幸福以及树立新型婚育观念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进行优质服务活动,把生育文化知识送进家庭。为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该镇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启动了人口计生信息网络“村村通”工程,配备了计生信息专用服务器,核对信息,纠正信息错误,及时做好新婚、出生、流动人口等信息的核对工作,较好地解决了新婚、出生漏报、性别错报和新建住宅小区育龄妇女、流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计生协会包村人员协同村计生协会小组长,将计生宣传品、宣传资料等分发给每一个育龄妇女,扎实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面对面、心对心的感情交流,让广大育龄妇女享受到良好的亲情服务,又了解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质服务、生殖保健及新型生育文化等知识,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和计生法律法规宣传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是加大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为重点,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动员村计生协会会员共同参与,积极配合,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协会还利用宣传栏、悬挂横幅、喇叭广播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大力宣传科普知识,让更多的育龄妇女了解和掌握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与此同时,姜楼镇计生协会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融入人口家庭文化宣传服务中,以人口家庭文化提升为重点,在镇街道旁设立了禁止“两非”,倡导“男孩好、女孩好,比例和谐更美好”和“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快经济发展”两块大型生育文化公益广告;大力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深入人心,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是大力提倡晚婚晚育,保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组织未婚青年进行集中学习,从优生优育、身体健康、学习工作、子女成长和家庭幸福等方面宣传晚婚晚育的好处,并且对实行晚婚晚育的夫妇进行物质奖励,鼓励他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自觉实行晚婚晚育、计划生育、少生优生,为小家庭幸福,社会大家庭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四是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各种奖励政策,鼓励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将计划生育各种奖励政策的宣传材料分发到各家各户,并通过计生协会开展活动,由享受奖励政策的人员现身说法,讲解实行计划生育的种种好处,这一举措深得民心,对促进姜楼镇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狮子楼街道:计生优质服务做到“四提升”
□陈春香孙亚飞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阳谷县狮子楼街道办事处不断强化计生优质服务,努力做到“四个提升”。
提升优质服务理念。该街道倡导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到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理念之中,尊重服务对象个人意愿和隐私,推进从便民服务到为民服务,再到科学化、人性化、个性化、贴心化的服务。提升优质服务能力。街道始终坚持打造一支“能服务、会服务、服务好”的计生队伍,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对计生干部开展集中和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培训,提高其为群众服务的技能,同时也提升了计生系统整体服务的能力。提升优质服务方式。街道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围绕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三项重点服务内容,开展了入户见面随访、电话随访活动,及时为群众送政策、送知识、送健康、送服务。将优质服务向健康服务拓展,加强对提高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增强妇女自我保健意识,街道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折页、热线电话等,使新婚夫妇能从多种渠道获得生殖保健、孕期保健、优生优育知识。
大桥镇:留守妇女农闲季节农家书屋忙充电
□刘芳
“以前农闲季节,家里的男劳力外出务工,妇女就会留在家里不是带孩子、做饭,就是打扑克、聊天,从不看书。自从农家书屋设立以来,群众尝到了科学养殖、科学种植的甜头,一到农闲时,留守妇女就争先恐后地来这里学习充电,储备自己需要的知识。”王洼村计生主任毕泗兰笑着说。
近几日,在东阿县大桥镇王洼村的农家书屋内每天都挤满了前来看书、借书的留守妇女,她们有的端坐在桌前静静地看书做笔记,有的站在书橱前认真地选书,还有三五成群地在电脑前查阅资料,不识字的妇女就请管理员帮忙查找资料,静悄悄的书屋内弥漫着浓浓的墨香。
“今年玉米我是按照书上说的套种,收成不错,我想再查查这方面的资料。”该村种植户李少凤拿着《玉米种植》一书高兴地说,像李少凤这样到农家书屋学习使用技术的留守妇女不在少数。
进入农闲季节,该镇各村的农家书屋内都是热闹非凡,前来充电的人群络绎不绝,她们有的学习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有的查找致富信息,还有的翻阅科学育儿、孕期营养、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书籍,在男劳力在外务工挣钱时,留守妇女在家积极地利用农闲季节学习,增长知识。
该镇还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培训作用,综合利用农家书屋等农村教育培训资源,引导致富能手、养殖种植专业户在书中“淘金”,达到人人学科技,人人得实惠的目的。
博平镇:加大力度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
□刘娟
近年来,茌平县博平镇始终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来抓,采取“三项举措”,加大了“两非”专项检查力度,有效遏制了全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和非法生育的势头。
加大责任落实管理力度。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博平镇与全镇75个行政村及镇直单位签订责任状,加大年度考评力度。计生办等部门坚持把“两非”监管同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建立育龄妇女全程跟踪制度,怀孕妇女实行包保到人,在提供保健指导与服务的同时,向她们宣传打击“两非”管理的有关政策;组织相关部门经常到医院、诊所、药店等单位进行督查,并严格执行B超管理责任制和终止妊娠审批制度,批准终止中期以上妊娠证明查验率达到100%。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组织计生文艺志愿者举办“关爱女孩、关注民族未来”演出,张贴标语口号、悬挂过街横幅、出动宣传车等方式在广大群众中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理念;在人口密集时,向过往群众发放“明白纸”15000多份,宣传国家对计生女孩家庭的各项奖扶政策;从利益上引导宣传,群众改变观念,让计生女孩家庭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在各村计生干部中大力开展生殖健康进农家、奖励优惠进农家、关爱行动进农家等主题宣传、培训活动,定期组织计生法律法规讲座,加强宣传。
加大检查监督力度。该镇制定检查实施方案,严密部署落实,由计生办、派出所、司法所、工商所、卫生院、妇联共同抽调精兵强将,组成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执法检查组,对全镇医院、诊所、药店进行认真排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和当事人予以严厉警告并责令整改,并对问题严重的几家卫生室,实行不定期重复检查,防止“两非”行为的发生。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多部门联合协作,形成打击“两非”的工作合力,设立监督信箱、监督电话,形成群众监督、制度管理的工作机制。
菜屯镇:产业发展跃动绿色音符
□田维旺任延晓
近年来,拥有“林果之乡”美誉的菜屯镇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加强环境保护,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培育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产业体系,逐步把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做到效益服从环保,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抬高“绿色门槛”,严把招商环保准入关。在项目引进过程中,该镇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决不降低环保标准,严把环保准入关,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无污染的项目。为此,建立健全项目招商引资的审批责任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实行“提前介入”、“一票否决”制度,坚决制止有损环境保护的项目进入的同时,引进了一批例如瑞驰电动车、国梦制衣项目、聊发电机等新能源、无污染、技术含量高的项目。
打造“绿色丛林”,建设生态农业项目库。该镇以优良生态为依托、以绿色产业为载体,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已形成以木材加工为主导产业,以“两瓜一果”、林果、林下养殖为特色的区域性布局。目前,全镇规模特色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超过30家,注册了1个农产品商标,地瓜、花生等农产品完成绿色食品认证。
营造“绿色环境”,创建节能环保生态镇。为切实做好污染减排工作,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近年来,该镇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整治关闭了4家“土小”污染企业,关停了4家生产粘土砖的窑厂,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实行一池多改,共建设沼气池600余口;全面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每100人配置一个垃圾箱、100户设置一个保洁员,配备转运车2辆、垃圾箱280个,实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模式,做到日产日销。
牛角店镇:打造“美丽乡村”
□姜德军
自今年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以来,牛角店镇将这一工程与打造“美丽乡村”和“乡村文明行动”有机结合,现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环境面貌得到了显著改观,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也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全镇40余个村环卫一体化实现规范运作,部分村率先建成城乡环卫一体化示范村。
垃圾不见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启动以来,该镇累计出动人员40000余人次,出动车辆1000余辆次,清理、转运各类垃圾60000余吨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为改善居住环境,全镇购置垃圾箱850余个,配备保洁员近200人,打造了一支让群众真正满意的窗口服务队。组织人员对城乡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彻底清理村内“三大堆”,制定了《牛角店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今年新修道路60公里,新修下水道13000米,铺设花砖16000平方米,路沿石13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00余盏,栽植绿化苗木1000余棵,清挖排涝沟渠5万余米。现如今实行环卫一体化的村居垃圾遍地的现象不见了,多年积存的面源垃圾得到了清理和整治,垃圾围堵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村庄变美了。村庄、道路整洁畅通,路边绿树成荫,崭新的垃圾桶有序摆放,空气清新,到处可以看到人民惬意生活的美景。
村民幸福了。“谁来都说我们村环境好,做梦也没想到以前的泥水路、垃圾村能变得这么美。”该镇前申村村民高兴地说。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
赞美声多了。南来北往的人走过路过看到如今牛角店镇的变化,无不感慨和称赞。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打造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已越来越成为全镇人民的自觉行动,成为凝聚全镇上下建设“美丽牛角店”的坚实力量。
新闻推荐
□肖明磊郭素颜报道1月30日,在阳谷县人民法院农民工工资兑付现场,几名拿到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开心得合不拢嘴。当日,阳谷县法院成功执结一起劳动纠纷案,为在这家企业务工的64名...
阳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