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梦孙亚飞
通讯员王守兴王尚斌报道
本报阳谷讯即便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保障下,有些特困生却仍然连伙食费都交不起。而这一群体往往被忽略。如今,这一问题在阳谷县得到解决。
今年4月22日,阳谷县委书记田中俊来到该县闫楼中学,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蹲点调研。在校期间,田中俊偶然得知该校有三名特困初中生连伙食费都交不起。这一现象引起了田中俊的注意,他随即对此进行全县走访调研,发现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
“虽然学校在每学期开学时都一次性发给贫困学生625元救助金,由孩子家长领取。但有的孩子家庭特别贫困,甚至没有经济来源,家长就把学校发放的救助金作为家庭生活费花了,没有真正用在孩子的学业上。等到孩子们每月需交120元的生活费时,家里又实在没钱了。”闫楼中学校长张传林无奈地说。
针对阳谷县特困初中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该县将救助特困初中生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切入点,全面排查家庭特困学生,先后三次召开妇联、教育局、学校等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讨论并出台了《阳谷县特困初中生助学办法》。阳谷县委办公室主任王守柱介绍说,在县委、县政府的牵头下,该县十五家爱心企业共捐款70万元,并于6月初在该县妇联建立特困初中生助学专项资金,计划每年资助60余名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的特困初中学生,切实连通救助特困学生的“最后一公里”。
据介绍,全县受助特困初中生人数将常年保持在60余名,按照特困程度取舍,不按年级、学校、乡镇(街道)分指标。每名特困初中生每年可得2000元救助金。对特困初中生助学资金,将严格实行专款专用,由该县财政局实行专户管理,当资金需要使用时,县财政按照县妇联和教育局的审核意见将资金直接拨付到学校,由班主任向校长提交申请,班主任代其领取并交纳所需费用,不向学生发放现金。
新闻推荐
□陈清林报道▲12月6日,阳谷县阎楼镇辛庄村海源蔬菜合作社社员正在把刚采收的荷兰有机西红柿装运外销。近年来,阳谷县金融部门以市场为导向,以蔬菜合作社为依托,积极引导扶持...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