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技术人员在圣德液体配肥中心向参观者介绍智能液体配肥机的性能及操作。(陈清林摄)李贵岭是阳谷县西湖镇汪庄村人,过去干传统农资,今年四月份,他赶了个时髦,“摇身一变”成了西湖镇圣德液体加肥站的站长。“短短两个多月,我就卖出了10吨液体水溶肥,而且客户也越来越多,我对加肥站的前景非常有信心。”6月28日,李贵岭说。
据了解,液体加肥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液体肥料销售方式,其采用“工厂—加肥站—农户”的模式,节省了中间成本。加肥站设在村里,甚至田间地头,农户购肥非常方便,甚至有一些自助加肥站,就像给汽车加油一样,农民可携带自家的桶,通过刷卡、按键即可取肥。
“现在我的加肥站有四种肥料可供菜农选择,可以满足蔬菜苗期、膨果期等各个阶段的需求。”李贵岭介绍说,加肥站还可以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采用专门的施肥器,水肥同施,不仅方便,而且节水。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吴玉光说,目前,大部分水溶肥厂家生产的都是液体肥,由于运输不便、包装费用高等问题,才加工成固体后销售,这个过程原本没有必要。液体加肥站的出现,降低了液体肥料的销售成本,将推动水肥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高力介绍说,液体肥料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日益普遍,美国施用液体肥料占60%,且呈上升趋势;以色列100%是水溶肥,80%是液体肥料。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不管是站在节水灌溉的角度上,还是站在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实现化肥零增长的角度上,液体水溶肥在我国都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液体加肥站是促进水溶肥推广的一个好的发展模式。
阳谷县圣德液体配肥中心负责人孔凡禄说:“目前,在阳谷县像李贵岭开的液体加肥站一样的站点,我们已经建成了12家。到年底,我们将预计建成60个,让更多的农户受益。”
新闻推荐
□蒋鑫高田报道◤11月3日,王传成在向记者展示雕刻技艺。◆10月6日,由王传成、王志达父子创作的阳谷木雕《多山多水多圣人》五扇大屏风,获得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特别金奖。...
阳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