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朝霞
麦子黄了,油菜结荚了,和政县三谷村村民马占林盖起了两层新楼房。在这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时候,他听说驻村的双联干部武晓岗要走,一脸焦急地问:“你是三谷村的‘掌柜\’哩,走了我们咋奔小康?能不能不要走?”
“单位安排双联干部要轮岗,我申请驻村已经一年半了,单位会派其他干部继续驻村,我也会经常来看你们。”省财政厅农发办评审处处长武晓岗耐心解释道。马占林紧紧拉住武晓岗的手,眼泪却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甘肃泰祥三谷养殖产业园总经理史宏国说:“武晓岗动员我们到三谷村投资建厂,董事会一开始很有争议,担心这里投资环境差,但他用诚心打动了我们。他与我们一起同吃同劳动,建厂之初顶风冒雪住帐篷,干起来没白天没黑夜。养殖园建起来了,他却要走了……”说到动情处,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眼圈有些红了。
武晓岗驻村以来,招商洽谈、牵线搭桥,引进泰祥养殖、复兴厚中药材、青海树莓三大项目,三大企业落户三谷村。复兴厚公司董事长吕随民说,创办企业至少要与20多个政府部门打交道,武晓岗就是帮助企业落地生根的“全程服务员”,他恳切地说:“武晓岗动员我来三谷村创办造福老百姓的事业,对我来讲,算是实现了一种人生理想。”
78岁的老支书马永华说:“武处长可是个实干家,给村上办了许多实事。”武晓岗积极落实省财政厅双联帮扶项目,硬化了村头巷尾水泥路23条,改变了过去下雨泥泞路难行的状况;修建了2.5公里泄洪渠,解除了多年洪涝隐患;投资163万元建成集村委会、老年活动室、文化室、图书馆、卫生室等10项功能的村级为民服务中心。
马永清家庭贫困,老伴常年患心脏病、气管炎,儿子考入临夏回中但没钱上学。找到武晓岗后,他与联户干部协调申请,州县提供助学金、学校免其学费,同时帮助其流转土地增收致富。“村里哪户人家打架闹矛盾了、生病了、孩子上不起学了、甚至婚丧嫁娶,很多人都要去找武晓岗。”村上德高望重的马希援老人,对武晓岗干的实事很清楚,“清晨去散步,看到他引进的树莓长得嫩绿,心里真是高兴。”
村头有一个农家院,有一处未装修的房子。在省财政厅支持下,武晓岗修缮后租用,作为省财政厅双联驻三谷村工作站。他与同事刘炳义一驻村就是370多天,用真心,动真情,将双联化为一种责任和使命,赢得了老百姓的赞誉。
新闻推荐
“不实现全面小康,就不脱钩”甘肃践行群众路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不实现全面小康,就不脱钩”《人民日报》消息(记者林治波)在甘肃,从省委书记到普通干部,40万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群众亲切地称...
和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和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