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生物学家近期在甘肃临夏盆地的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全球首个始柱角鹿头骨化石,并由此确定一个始柱角鹿新种。据了解,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刊物《动物分类学》上发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等人在甘肃临夏盆地和政县的野外调查中,发现一件带有完整鹿角的麂类头骨,化石距今800万年。根据其建立的新种,是一种大型的麂类动物。
此前,古生物学家对始柱角鹿的系统发育关系知之甚少。奥地利古生物学家1925年曾根据采自山西省武乡县晚中新世的材料,建立了始柱角鹿及其两个种,此后在亚洲和欧洲报道了这个属的其他一些种。然而这些种的建立皆依据鹿角材料,且大多不完整,没有与鹿角相连的头骨发现。
有关研究人员表示,依据此次研究,还首次建立了包括始柱角鹿内各种以及该属与其他麂类的详细谱系。
甘肃临夏盆地以含有丰富的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而闻名,其中和政县古动物化石资源最为富集,全县有80多处化石出露点,出土的化石为距今3000万年—200万年的四大动物群,分属3纲8目150个属种。这些化石对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古环境、古气候、古地理变迁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桦林村地处和政县松鸣镇东北部,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温、光、水条件非常适宜“甜玉米”的生长发育,群众们种植“甜玉米”有一定的基础。该镇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大胆探索创新精...
和政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和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