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从12月3日开始,一车车土豆、白菜、胡萝卜、大葱、蒜苗、番瓜等新鲜蔬菜由兰州市供销社下属企业职工从永登、榆中、武山、甘谷等地田间地头收购后,运往兰州市市区各个蔬菜直销点,以低于市场0.3元-0.8元的价格直销,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这标志着兰州正式启动平抑菜价、稳定物价,保证市民基本生活这一重大举措。
直销点菜价大大低于市场价
12月3日、4日,记者先后前往全市供销社下属的回收、果品、农副、土产、金穗和金达集团等单位开办的蔬菜直销点了解菜价情况。在安宁区洄水湾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开办的蔬菜直销点,由该公司职工直销的摊位上堆满了蔬菜,不一会儿一堆大葱和一堆白菜就被市民抢购一空。该公司职工告诉记者:“大葱、白菜、白萝卜、胡萝卜和番瓜每斤7毛,而目前市场上的大葱每斤卖到了1块2,白菜、白萝卜、胡萝卜和番瓜市场均价至少在1块钱以上,我们这儿的价格要比一些市场上要便宜很多。”同时记者还了解到,白萝卜、胡萝卜、番瓜要低于市场均价0.6元左右。蒜苗价格市场普遍在2.5元以上,而这里仅为1.9元;土豆的市场价格为1.8元,这里仅售1.2元,均大大低于市场价。该市场经理王学功介绍,这个蔬菜直销点是按照市供销社要求统一设计修建的,属于标准化的蔬菜直销点,这里的蔬菜是全市最便宜的。
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总经理戴南昌介绍,除了安宁区洄水湾以外,公司位于城关区拱星墩和西固区庄浪路的两个蔬菜直销点正在建设之中,预计近期就能投入使用。这些直销点将在春节前免收所有摊位费,水电费、物业费也都由公司支付,并且蔬菜完全由公司派人派车直接从田间地头收购回来,省去了中间流通环节。上市后的蔬菜完全按照保本价销售,不以盈利为目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响应国家和省市号召,尽早平抑菜价,稳定物价,维护居民基本生活。
已建立11个平抑菜价直销点
据市供销社副主任张伟介绍,为落实市政府平抑菜价、稳定物价的重大举措,市供销社利用经营网点和合作经济组织自产蔬菜的供应优势,一方面从永登、榆中、会宁、甘谷、武山等地积极联系调配货源;另一方面建立蔬菜直销点,组织农副产品入城进社区,为广大居民提供平价蔬菜。目前,市供销社下属的回收、果品、农副、土产、金穗、金达等公司在市区已开办标准化蔬菜直销网点11个,并在安宁区修建了一座日储存800吨蔬菜的冷库。这些直销点已于12月3日陆续营业,经营品种主要包括土豆、白菜、番瓜、胡萝卜、白萝卜、大葱、蒜苗等居民日常消费蔬菜,蔬菜直销点统一明码标价,实施最高限价(在全市均价的基础上下浮0.3元—0.8元),为广大居民提供平价蔬菜。已经营业的网点分别位于城关区临夏路11号、庆阳路322—9号、永昌路306号、靖远路沙梁子3号、定西南路二支路、东岗西路191号、萃英门83号;安宁区洄水湾路94号、安宁东路220号;西固区西固巷49号、西固中路128号。兰州金达集团已从甘谷、武山购进白菜、胡萝卜、白萝卜、大葱、蒜苗等平价蔬菜20余吨。同时,到榆中、会宁等地组织货源的人员已经派出,其他种类蔬菜也将陆续到货。市供销社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开展平价蔬菜直销点选点工作,为广大居民供应平价蔬菜,维护物价稳定。下一步将对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商品基地加大投入,增加产量,从源头保证市场供应。还要加快冷链物流建设,完备储备体系,保证农副产品的储存、运输、供应链条的畅通,调剂余缺,保持物价稳定。同时,保证化肥供应,及早做好春耕化肥储备,确保明年春耕生产所需。
稳定农产品价格政策陆续出台
自12月1日起,甘肃省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以减少中间环节和流通费用,保障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并将马铃薯、甘薯、鲜玉米、鲜花生也列入“绿色通道”品种目录。
为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国务院发布40号文件,要求各地扩大蔬菜生产规模,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加大储备粮油的投放力度,加快蔬菜批发市场、社区菜店和冷链物流建设,提前做好粮食、食用油、蔬菜应急保障预案,稳定农副产品供应;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等一系列稳定物价的举措。11月27日,省政府召开了稳定物价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维护物价稳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又做了进一步安排部署。兰州市商务局加强了全市蔬菜的产销衔接,减少中间环节和流通费用,保障蔬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同时,引导大型零售流通企业以及学校、酒店、大企业等终端用户与产地蔬菜生产合作社、批发市场和龙头企业等直接对接,提高零售环节产销对接的蔬菜流通比重,降低营销费用。
新闻侧记
晚报记者 周晓菲
榆中街早市:喜见一元菜
12月4日,尽管天气预报说周末将要降温,但是兰州冬日阳光依然明媚。早上10时,榆中街早市一如往昔,人流滚滚。在不到一米宽的狭窄通道上,刚好可以容得两人并行,于是买菜的人自觉地分成一进一出两条队伍,摩肩接踵、举步维艰。
今天已是省政府出台13条措施强有力保障供应,平抑物价的第7天,从11月27日以来,兰州市的蔬菜价格也一天天在往下降。天天在早市上采购的大爷大妈们也许感觉特别明显,久违了的一元菜又重现市场。
与前一周相比,榆中街早市上的各种蔬菜显得格外的“亲民”,以往都在五六元以上的蔬菜在政策面前都放低了“高贵的姿态”,每斤4元—5元的白白胖胖的莲藕降到了2元,沾着泥土芳香的圆菇也从6元卖到了4元,而新鲜香菇3元就能买到。至于兰州市民日常当家菜更是有所下降,让韩国泡菜危机闹得咱老百姓直喊吃不起的大白菜,终于结结实实地落到了“凡间”,跌落1元大关,每斤售价为0.8元。白萝卜、上海青、南瓜、洋葱、菜花、莲花菜、青笋都在1元左右,西红柿2元—2.5元/斤、青椒2.5元—3元/斤、豆角2.5元/斤、菠菜2.5元/斤,韭菜1.8元/斤、圆茄1.5元/斤,其余很多蔬菜的价格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降幅有大有小,但就整体而言,一两元的菜多了,与上周相比,下降程度感觉明显。一位摊贩说,菜价下来了,市民们买菜不再总喊贵了,生意也好做点了。而市民们提出的问题则是担心菜价会不会再“反弹”。在随机采访中,一位李姓中年人说,政府让菜价降下来了,老百姓高兴了,但愿能让老百姓的喜悦能持续得长久一些。
也许普通老百姓讲不出“气象经济”的理论,但是遇到天气突变,下雨、下雪、降温会使菜价上涨,却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4日上午,早市上采购的人流熙熙攘攘,很多人都在为明天的降温做好准备,在最大程度上“捍卫”自已的钱包。而在采访中,记者几次都听到有小贩在劝消费者:“多买点吧,明天要降温,菜肯定要贵些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兰州市阳光非常好,最高气温回升至-2.3℃。春节前,兰州市都是晴好天气,今明两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有望跃上2℃。前日8时至昨日14时,兰州、临夏、武...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