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10月15日,临夏路街道西城巷社区的一家化妆品店内格外热闹,来自城关区就业局的化妆老师正在讲解彩妆的画法和技巧,辖区内的20多名女性认真地学习这些方法。记者了解到,在一个阶段的培训结束后,这些女性将全部进入到社区联合的化妆品店内进行工作,而这种“订单式”的培训还将在这些就业人员今后的工作中不定期地开展。同时,记者了解到,现在在兰州市这样的“订单式”培训还在多个社区、多个领域内积极地开展。企业需要什么工种的人员,社区便会根据其需求“量身定做”培训人员,“订单式”的职业培训模式,让企业和就业者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获得了双赢的局面。
企业全程参与培训过程
西城巷社区的天丽化妆品店位于西关十字人流密集的地方,在销售化妆品的同时,销售人员总会遇到顾客各种各样关于护肤以及化妆方面的各种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自然需要招聘有一定经验并且熟悉这一领域的销售人员。但是在招聘过程中,商铺的负责人发现这样的人员并不是很好找到,一方面企业正在为自己无法找到合格的工作人员而着急,而另一方面,辖区内的一些失业女性正在为自己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而着急。在双方同时面临的困境下,社区积极牵线搭桥,联系就业局找到了相关的老师,在有招聘需求的化妆品店内开展培训,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全部招用到辖区内的化妆品店内,成为具有专业资质的化妆品销售人员。
“散粉具有什么作用,应该在哪一步之后使用呢?”“散粉是可以定妆的……”在天丽化妆品店内,城关区就业局教化妆的老师和学员们一问一答,积极互动,老师和学员看上去都十分认真。“我们店内销售的彩妆这一块,顾客经常会让销售人员帮她化妆、试妆、所以我们的销售人员必须会化妆。而今天的这个培训就是针对生活彩妆这一块,教化妆的老师根据企业需求来到我们店内,现场教授。我们店内现有的销售人员和即将入职的‘订单式\’培训人员一边学习、一边提出顾客在购买过程中可能问到的各种问题,这样一来效果非常的好。”店内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而记者了解到,除了美容方面的培训,社区还根据辖区内的餐饮食品店、服装店等多家企业的需求,找寻专门针对各个方面进行职业培训的老师,以各个店铺为教授场所开展职业培训,以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展“订单式”培训,并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人员培训后就直接入职进相关企业进行工作。
“订单式
”培训让居民找工作更容易
“订单式”培训突破常规的职业培训模式,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订单,社区联合就业局在一线做出实地培训。不但为企业解决了招人难的问题,更是解决了辖区内失业人员、下岗人员等有再就业需求人员的现实问题。对此,张家园社区的失业人员周华云就有深切的感受,今年年初已经失业一年多的周华云找到了社区的就业专干,想让她帮自己找个工作。而问起周华云会做什么,擅长什么时,这位40多岁的大姐却犯起了难。面对这种情况,社区专干让周华云参加了社区的“订单式”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周华云熟练的掌握了餐厅后堂传菜员的工作流程,并由社区推荐成为辖区内一家星级酒店的后堂传菜师傅,现在周华云每个月都能拿到固定的工资,每周还有换休。“要不是社区的‘订单式\’培训,我现在还是一个家庭妇女,不但赚不到钱,天天待在家心情也郁闷。还是出来工作好,有钱赚、也开心,感觉回家后睡得更香了。”周华云颇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道。
记者了解到,现在在兰州市多个街道社区都开展了这种“订单式”培训模式,社区牵头联合就业局开展培训,并和相关企业签订协议,经过培训后的人员直接上岗工作。实现了“企业受益、求职者受益”的双赢局面。
新闻推荐
临夏积石山,据说为大禹治水源头。山势有多峭拔,大禹疏浚河道就有多辛苦,辛苦的大禹不回家,家里有刚过门的新媳妇,孤单地倚门等待。豌豆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大禹一口气治了十三年水。十三年家里的那朵花...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