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手记
期待
本报记者 徐爱龙
采访全国两会已经7年,与这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打了4年的交道,和很多基层代表已经成了朋友。他们对我的称呼也是一年一变:“徐记者”、“大龙记者”、“帅记者”……这是距离拉近之后的变化。
每次完成采访,一阵寒暄之后,他们必然要拿出自己的建议,认真地说:“不要光采访报道我,一定要宣传宣传我的建议,一起呼吁呼吁。”
当然,今年也没能例外。
来自临夏积石山县的马雪花代表交给我一份“关于积石山引水工程二期工程建议”,她说,作为人大代表向国家提建议,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而作为媒体多向社会呼吁,凝聚更多共识,就可以上下拧成一股绳,共同推进民族落后地区加快发展。
金川公司的王镇环代表在深夜准备发言稿的时候,还不忘给我邮箱发来6份建议“关于将金昌市纳入国家二次资源综合利用总体布局的建议”、“关于加大对西部地区新兴产业园区建设的建议”……她说,近年来,企业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这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面对的转型阵痛,希望国家能出台一些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发展。
吕惠嫱代表是靖远煤电公司的一名拣矸工,今年的两会上她提交了一份有关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建议,她说:“作为一名来自煤炭生产企业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我的职责就是为煤矿职工代言,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说出煤矿职工的心声。”
康仁代表年年都为农民工代言:“建议将农民工改称新工人”、“为农民工建养老保险一卡通”、改善农民工生活工作条件等。他的建议都是自己手写的,递过来给我看的时候,总要憨笑着说:“如果看不清楚,我给你再说说。”在康仁看来,农民工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城市的生活境遇却并不理想,希望能对农民工有更多理解、更多关爱政策,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他们是教师、工人、农民,因为有着感同身受和切身体会,他们说出的话语不仅接地气而且很提气,每年的全国两会,他们都能认真履职,真心为自己代表的群体代言。就像马雪花所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呼吁,真正解决问题、推动发展,让明天变得更美好!”
新闻推荐
拓展就业空间实现富民增收——临夏州实施转移就业工程纪实本报记者邹海林通讯员马建祥临夏州把实施转移就业工程、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探索走出一条“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
临夏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夏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