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羊庄镇,有个小村庄叫王航村。这个村子不大,但名字却传遍全国。早在二百多年前,这个村子生产的镰刀就让村子声名远扬。这里得天独厚的水质和时代相传的淬火技术使镰刀锋利无比坚实耐用。
走进村子,你会看到镰刀现在仍然是这个村庄的特色产业。从毕业就开始手工锻造镰刀的李正苓师傅,谈起镰刀十分兴奋。他家也算得上是制作镰刀的名家,他很小就跟着父亲李开奎学习人工锻打镰刀技术。那时机械化程度低,两人工作一整天也就是制作五六十把镰刀,全村90%的人家都在生产镰刀,然后交给村子的“镰刀社”,再由生产资料部门进行销售,人均收入也就是几千元。
1991年在临沂五金市场考察时,李正苓竟然没有发现镰刀的身影,这个发现使他有了将镰刀投放到市场的想法。回到家里,李师傅立即组织了货源,开始尝试镰刀市场化生产销售的路子。可喜的是,当他的镰刀投入市场后,销路十分好。手工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于是李师傅毅然扩大生产规模,并引进了机械化生产设备,生产能力扩大到了每天六千把以上。李师傅的永丰镰刀厂,从以往的两三种镰刀发展到现在的二百多种,除了在国内销售,每年还出口五六万把。
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羊庄镰刀,在机械化收割的今天不但没有消失,反而熠熠生辉,锻造出自己的生存空间。
特约记者 高翔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点燃经济转型发展提速“引擎” ——我市倾力打造现代服务业综述
...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